出处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51,共1页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同被引文献7
-
1张海灵,席玉坤.济南市都市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山东国土资源,2004,20(5):16-17. 被引量:1
-
2杜晓云.浅谈节水灌溉[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150-151. 被引量:3
-
3薛亮.中国农业资源概况,2003.
-
4张忠法;蒋和平.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2001(56).
-
5石元春.中国农业发展的高技术战略,2001.
-
6李金诚.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偏倚”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1998(6):45-47. 被引量:8
-
7张新柱,杨军.杨凌农业科技示范模式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2):15-19. 被引量:1
-
1马玉波,鲁城.黑龙江省农业技术经济比较研究及发展趋势[J].农场经济管理,2008(2):30-31.
-
2徐晨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J].辽宁经济,2005(1):39-40. 被引量:1
-
3李颜,李标.海南热带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发展对策[J].琼州学院学报,1999,11(1):28-31.
-
4郝利,韩孟华,周连第.1990-2007年北京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J].农业技术经济,2010(3):89-96. 被引量:28
-
5马铭杰,刘培培,薛龙,张冬平.河南省“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率的测定与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48(3):376-379. 被引量:2
-
6王洪葵.加快实现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科学化[J].兵团建设,2006,0(11):52-52.
-
7陈振,陈祺琪,李君.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47(4):475-479. 被引量:4
-
8伍威.用互联网的思维做手机是不行的[J].南方企业家,2012(7):46-46.
-
9潘鸿,刘刚.吉林省农业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9,18(6):96-105. 被引量:11
-
10覃主明,王焕强.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及意义[J].青海农技推广,1997,0(2):1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