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再论上古汉语指示词“之”的语义属性——基于语篇照应的视角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前,古汉语学界关于上古汉语指示词"之"的语义属性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我们认为,"之"回指类指名词或触发词的用法可以用约束理论中的约束变项来解释,由于它没有直指功能,只能在上古汉语的语篇中对先行词起照应作用,而在语义上与先行词并不共指,因而"之"在语义属性上并非表泛指,而仍然是有定性的指示词。"之"用于语篇中的照应时,在具体语境中体现出来的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等意义并不明显,这说明它是一个指示性较弱的中性指示词。
作者 梁银峰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语言研究集刊》 CSSCI 2015年第2期269-281,359,共14页 Bulletin of Linguistic Studi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语指示词系统的历时演变”(12BYY085)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古汉语主从句和从属句的产生及其演变”(12YJC740057) 复旦大学青年创新项目“汉语心理空间整合的共时与历时研究”(2015年度)等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38

  • 1黄盛璋.先秦古汉语指示词研究[J].语言研究,1983,3(2):136-157. 被引量:21
  • 2方梅.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J].中国语文,2000(5):459-470. 被引量:343
  • 3石毓智.汉语的主语与话题之辨[J].语言研究,2001(2):82-91. 被引量:112
  • 4姚振武.上古汉语第三身范畴的表达及相关问题[J].古汉语研究,2001(4):30-36. 被引量:20
  • 5董秀芳.北京话名词短语前阳平“一”的语法化倾向[A]..《语法化与语法研究》[C].商务印书馆,2003..
  • 6方梅.从空间范畴到时间范畴[A]..《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C].商务印书馆,2003..
  • 7Chao, Y. R.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8Givon, T. 1976 Topic, Pronoun and Grammatical Agreement, in Li, C. (ed.) , Subject and Topi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 9Li, C. & S. Thompson 1976 Subject and Topic : A New Typology of Language, in Li, C. ( ed. ) Subject and Topi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 10Ao,Jinghao(敖镜浩).1998.Lun "zhi" de yufa xingzhi论“之”的语法性质[On the grammatical property of the charac-ter "zhi" in Archaic Chinese]. Guhanyu Yufa Lunji古汉语语法论集[Collections of Archaic Chinese Grammar Studies], 149-160. Beijing. Yuwen Chubanshe北京:语文出版社[Beijing:LanguageandCulturePress].

共引文献23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