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禅梦鷄足山

Zen in Jizu Mountai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晨钟响起,阳光从密林的缝隙中照亮了祝圣寺大殿的屋脊,整座寺院在柔和的光线中显得雄伟庄严。孙中山先生所题的"饮光俨然"和梁启超先生题的"灵岳重辉"仿佛都与这穿透了密林的闪烁阳光一般,使鸡足山充满了佛性。置身其间,自然体会到"灵山一会"的神奇。一代高僧玄奘大师在他不朽的《大唐西域记》里记载了:"迦叶承佛旨住持正法,结集至尽廿年,将入定灭,乃往鸡足山。"从此奠定了鸡足山在佛教中的地位,与峨嵋、普陀、五台、九华并称于世。从唐代开始,一位又一位高僧,脚印覆盖着脚印,袈裟连接着袈裟,披戴朝霞与暮霭,穿越森林与云海,春夏秋冬,岁岁年年,跋涉在鸡足山,叩响华首门,寻找着那入定的迦叶,得到佛的真传。后来,山上就有了36寺72庵,配合着天造地设的一鸟、二茶、三龙、四观、五杉、六珍、七兽、八景,一座号称"灵山佛都"、"天开佛国"的佛教名山屹立在南滇之地。1907年,中国近代最著名的高僧虚云大师,这位活了120岁,从鸦片战争一直活到"大跃进"的僧人,奉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圣旨建成"护国祝圣禅寺",把鸡足山推向了无与伦比的高度,成为享誉全国及南亚、东南亚的佛教圣地。
出处 《云南画报》 2012年第2期52-55,共4页 Yunnan Pictoral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