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婴幼儿死亡率的性别差异、水平、趋势与变化
被引量:
2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在对中国婴幼儿死亡率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描述了婴幼儿死亡率性别差异的历史、区域和民族间的变化,以及婴幼儿死亡率性别差异与一些社会、经济、人口和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还讨论了中国偏高的女性婴幼儿死亡水平可能导致的人口及社会经济后果,以及它们的政策含义。
作者
李树茁
M.W.费尔德曼
机构地区
斯坦福大学莫里森人口与资源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经济研究所
出处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21,共15页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关键词
中国
婴幼儿
死亡率
性别差异
人口调查
计划生育
人口问题
分类号
C921 [社会学—人口学]
C924.24 [社会学—人口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97
同被引文献
276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91
参考文献
14
1
李南,孙福滨.
死亡漏报的一种新的估计方法[J]
.人口研究,1994,18(5):38-43.
被引量:6
2
李伯华.
中国出生性别比的近期趋势──从医院记录获得的证据[J]
.人口研究,1994,18(4):1-9.
被引量:19
3
路磊,郝虹生,高凌.
1990年中国分省简略生命表[J]
.人口研究,1994,18(3):52-59.
被引量:17
4
黄荣清.
中国80年代死亡水平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1994(3):1-11.
被引量:17
5
顾宝昌,徐毅.
中国婴儿出生性别比综论[J]
.中国人口科学,1994(3):41-48.
被引量:59
6
李树茁.
80年代中国人口死亡水平和模式的变动分析──兼论对1990年人口普查死亡水平的调整[J]
.人口研究,1994,18(2):37-44.
被引量:36
7
金阳荪,苏俐,常沛,王呼生.
1990年中国56个民族平均预期寿命和死亡率模式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1994(1):32-42.
被引量:4
8
黄荣清.
中国各民族人口死亡力的测定[J]
.人口与经济,1993(5):12-21.
被引量:4
9
翟振武.
1990年婴儿死亡率的调整及生命表估计[J]
.人口研究,1993,17(2):9-16.
被引量:26
10
孙福滨,李树茁,李南.
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及部分省区死亡漏报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1993(2):20-25.
被引量:28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翟振武.
1990年婴儿死亡率的调整及生命表估计[J]
.人口研究,1993,17(2):9-16.
被引量:26
2
顾宝昌.
论生育和生育转变:数量、时间和性别[J]
.人口研究,1992,16(6):1-7.
被引量:163
3
周有尚,饶克勤,张德英.
中国婴儿死亡率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1989(3):35-46.
被引量:22
4
孙福滨,李树茁,李南.
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及部分省区死亡漏报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1993(2):20-25.
被引量:28
5
张二力,路磊.
对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成年人口死亡登记完整率的估计[J]
.中国人口科学,1992(3):27-29.
被引量:16
6
黄荣清.
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中死亡指标方法探讨[J]
.中国人口科学,1992(4):16-22.
被引量:5
7
门俐俐.
影响中国人口死亡水平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1992(5):8-16.
被引量:5
8
United Nations.Model Life Tabl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 1982
9
Brass,William.Methods for Estimating Fertility and Mortality from Limited and Defective Data.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 1975
10
王仁安.关于简略寿命表_nα_x值的探讨[J]北京医学院学报,1983(04).
共引文献
197
1
谢彦红,王青4,谢刚.
曲线拟合法对在职职工数预测[J]
.工业技术经济,1999,18(1):106-107.
2
汤兆云.
泉州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及其对策[J]
.江苏社会科学,2006(S1):193-200.
3
杨泽祥,赵萍,王欣.
中国2000年和2010年人口生命表编制与分析——基于全国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应用[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67-69.
被引量:2
4
朱楚珠,李树茁,金安融,张勉.
社区发展与新生育文化传播[J]
.人口与经济,1999(S1):94-100.
被引量:8
5
朱楚珠,李树茁.
计划生育对中国妇女的双面影响研究[J]
.人口与经济,1997(4):3-9.
被引量:9
6
黄荣清.
利用留存率估计普查间人口预期寿命的方法[J]
.人口研究,1997,21(1):58-62.
被引量:1
7
高凌,夏萍,刘小兰.
北京市人口出生性别比分析[J]
.人口研究,1997,21(5):25-33.
被引量:6
8
陈震,陈俊杰.
农民生育的文化边际性[J]
.人口研究,1997,21(6):18-25.
被引量:13
9
王俊改,谢韦克.
我国不同时期人口生命素质指数比较分析[J]
.南方人口,1997,12(1):9-13.
被引量:2
10
高凌.
广东省人口发展前景(1995—2060年)[J]
.南方人口,1996,11(3):49-5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76
1
李树茁,马科斯.费尔德曼.
中国农村男孩偏好文化的传播和演化:背景与主要研究结果[J]
.人口与经济,1999(S1):7-18.
被引量:22
2
李南,马科斯.费尔德曼,什瑞帕德.图加普卡.
男孩偏好和出生性别比[J]
.人口与经济,1999(S1):19-26.
被引量:12
3
李树茁,马科斯.费尔德曼,李南.
略阳县招赘婚姻的文化传播研究[J]
.人口与经济,1999(S1):65-75.
被引量:3
4
李树茁,马科斯.费尔德曼,李南.
中国农村招赘式婚姻决定因素的比较研究[J]
.人口与经济,1999(S1):76-84.
被引量:2
5
李树茁,朱楚珠.
略阳县上门女婿户的典型个案分析[J]
.人口与经济,1999(S1):85-93.
被引量:20
6
朱楚珠,李树茁,金安融,张勉.
社区发展与新生育文化传播[J]
.人口与经济,1999(S1):94-100.
被引量:8
7
李强,邓建伟,晓筝.
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J]
.社会学研究,1999(6):1-18.
被引量:282
8
严梅福.
变革婚居模式 降低出生性别比──以湖北省为例[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5):97-101.
被引量:15
9
李冬莉.
简评典型组讨论方法的应用[J]
.社会学研究,1998(1):50-56.
被引量:3
10
关秀芳.
“丁崇拜”对广东妇女生育观的影响[J]
.人口研究,1997,21(5):74-77.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0
1
高莉娟,魏星河,李立娥.
生育性别偏好国内研究十年回顾及社会性别视角的探讨[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6):51-55.
被引量:3
2
姜全保,郭震威.
独生子女家庭丧子概率的测算[J]
.中国人口科学,2008(6):28-32.
被引量:21
3
韦艳,李树茁,杨雪燕.
亚洲女性缺失国家和地区性别失衡的治理及对中国的借鉴[J]
.人口研究,2009,33(1):91-103.
被引量:9
4
李树茁,陈盈晖,杜海峰.
中国的性别失衡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框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6):28-40.
被引量:28
5
姚洋.
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J]
.国际经济评论,2010(1):7-18.
被引量:24
6
韩世红,马敏.
关于我国婴幼儿死亡性别模式异常的研究[J]
.中国卫生统计,1999,16(1):11-13.
被引量:5
7
罗向阳,吕回,覃有振,郑海月,翟敏华,邹亚伟,刘军,陈虹,温秀兰,常奕,翁志媛.
广州市十家医院住院儿科病例死亡情况十年回顾分析[J]
.中华儿科杂志,1999,37(2):115-117.
被引量:14
8
韩世红,李树茁.
谈我国儿童死亡性别模式及其变化[J]
.中国公共卫生,1999,15(10):930-931.
被引量:4
9
张思锋,唐燕,张园.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社会保障需求与供给分析[J]
.人口与经济,2011(6):86-93.
被引量:11
10
李树茁,果臻.
当代中国人口性别结构的演变[J]
.中国人口科学,2013(2):11-20.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
191
1
潘嗣同,史清华.
独生子女与养老决策:来自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证据[J]
.中国软科学,2023(12):80-89.
被引量:1
2
杨博,李树茁.
性别失衡后果的社会风险及其社区和家庭扩散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2018,0(5):89-95.
被引量:9
3
李天钦.
220例5岁以下死亡儿童死因分析[J]
.医学文选,2001,20(S1):26-27.
4
陈雯.
从“制度”到“能动性”:对死亡独生子女家庭扶助机制的思考[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2):114-120.
被引量:77
5
姜文仙,覃成林.
中央政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动因、时机与方式[J]
.区域经济评论,2013(1):42-48.
被引量:6
6
李忠萍.
女童权益保障路径分析[J]
.祖国,2013,0(24):80-81.
7
马健雄.
性别比、婚姻挤压与妇女迁移———以拉祜族和佤族之例看少数民族妇女的婚姻迁移问题[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4):88-94.
被引量:33
8
石玲,王燕.
运用Hill-Upchurch标准分析中国九十年代婴幼儿死亡率的性别差异[J]
.人口研究,2002,26(2):29-34.
被引量:13
9
高晓宇,薛华,周秀梅,王敏红.
98例住院死亡病历回顾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12):1406-1407.
被引量:1
10
谭克俭,景世民.
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个例剖析[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1(2):17-19.
被引量:3
1
中国婴幼儿性别比已超可以容忍最高线[J]
.廉政瞭望,2004(10):25-25.
2
陈友华,徐燕南.
持续超低生育率的社会经济后果——以苏州为例[J]
.学海,2005(6):20-24.
被引量:4
3
罗泽海.
中山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研究[J]
.南方人口,1993,8(1):26-28.
4
陈凡.
计划生育──提高贵州妇女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途径[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13-17.
5
张国平.
人口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问题[J]
.学习与探索,1984(4):101-104.
6
“先进生产力”不等于“先进生产力的代表”[J]
.理论与当代,2002(10):25-25.
7
王崇禧.
试析郫县建国以来性比例趋于正常的原因[J]
.南方人口,1988,3(3):59-62.
8
朱国宏.
生育率变动的社会经济后果[J]
.社会科学战线,1992(1):139-150.
被引量:2
9
郎维伟.
论四川苗族人口的历史演变[J]
.贵州民族研究,1995,15(2):67-75.
被引量:1
10
胡玉坤.
十字路口的女童生存与发展——对“中国的女孩生存:历史、现状和展望”一文的简要评述[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12(1):74-74.
被引量:1
中国人口科学
199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