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铜录山古铜矿开采方法研究(续)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五、地下采矿方法纵观铜录山古矿的十八个地下采区,研究近百条竖井的资料,可将其地下开采方法归纳为四种类型,八种开采方法。(一)群井开采群井开采的年代出土最早的为殷代(距今3265±100年),延续采用了大约300多年,一直到春秋时期(公元前525年)。
作者
杨永光
李庆元
赵守忠
出处
《有色金属工程》
CAS
1981年第1期82-86,44,共6页
Nonferrous Metals Engineering
关键词
框式支架
矿石
废石
矿脉
孔雀石
倾斜分层
矸石
矿体
宝石
地下采矿法
支柱法
铜矿开采
平巷
盘区
采区
采场
竖分条
工作面
分类号
TD8 [矿业工程—矿山开采]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4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53
同被引文献
134
1
朱寿康,章伯垠.
中国有色金属史(七) 汞[J]
.有色金属,1989,41(3):72-75.
被引量:3
2
罗运兵,曲毅,陈斌,陶洋,杨胜.
湖北大冶蟹子地遗址2009年发掘报告[J]
.江汉考古,2010(4):18-62.
被引量:24
3
殷玮璋,周百灵.
铜绿山古铜矿采矿技术的思考[J]
.江汉考古,2012(4):100-107.
被引量:10
4
向安强.
微痕分析法的创新运用:从石器到金属工具——以环珠江口和铜绿山出土的先秦金属工具为例[J]
.农业考古,2009(4):180-183.
被引量:1
5
刘诗中,卢本珊.
江西铜岭铜矿遗址的发掘与研究[J]
.考古学报,1998(4):465-496.
被引量:32
6
闻广.
苏南新石器时代玉器的考古地质学研究[J]
.文物,1986(10):42-49.
被引量:44
7
湖南麻阳战国时期古铜矿清理简报[J]
.考古,1985(2):113-124.
被引量:13
8
邹衡.
郑州商城即汤都亳说[J]
.文物,1978(2):69-71.
被引量:107
9
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炼铜炉的热释光年代[J]
.考古,1981(6).
被引量:2
10
卢本珊,华觉明.
铜绿山春秋炼铜竖炉的复原研究[J]
.文物,1981(8):40-45.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9
1
于春,纪岳奇,先怡衡.
中国古代采矿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综述[J]
.常州文博论丛,2021(1):110-121.
2
殷玮璋,周百灵.
铜绿山古铜矿采矿技术的思考[J]
.江汉考古,2012(4):100-107.
被引量:10
3
夏鼐,殷玮璋.
湖北铜绿山古铜矿[J]
.考古学报,1982(1):1-14.
被引量:36
4
卢本珊.
商代江南铜矿开采技术[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5,17(4):48-53.
被引量:3
5
李延祥,卢本珊.
铜绿山XI矿体古代炉渣冶炼冰铜说[J]
.有色金属,1998,50(3):120-128.
被引量:7
6
陈树祥.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始采年代及相关问题研究[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1(2):1-11.
被引量:13
7
黎海超.
长江中下游地区商周时期采矿遗址研究[J]
.考古,2016(10):81-91.
被引量:3
8
李夕兵,刘冰.
硬岩矿山充填开采现状评述与探索[J]
.黄金科学技术,2018,26(4):492-502.
被引量:29
9
孙希奎.
矿山绿色充填开采发展现状及展望[J]
.煤炭科学技术,2020,48(9):48-55.
被引量:60
二级引证文献
153
1
姜明归,孙伟,李金鑫,樊锴,刘增.
冲击荷载下全尾砂胶结充填体断裂特性与能耗特征分析[J]
.岩土力学,2023,44(S01):186-196.
被引量:1
2
勒治华,于庆磊,杨天鸿,曹永胜,郑浩田,邓文学.
侧限条件下充填散体压缩承载和传力特性[J]
.岩土力学,2022,43(S02):362-372.
被引量:2
3
杨科,魏祯,赵新元,何祥,张继强,姬健帅.
黄河流域煤电基地固废井下绿色充填开采理论与技术[J]
.煤炭学报,2021,46(S02):925-935.
被引量:29
4
吴志臣,庞凯,魏华铭.
采动覆岩离层注浆减沉成套钻孔施工技术研究[J]
.煤炭工程,2022,54(12):63-66.
被引量:3
5
于春,纪岳奇,先怡衡.
中国古代采矿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综述[J]
.常州文博论丛,2021(1):110-121.
6
殷玮璋,周百灵.
铜绿山古铜矿采矿技术的思考[J]
.江汉考古,2012(4):100-107.
被引量:10
7
刘诗中,卢本珊.
江西铜岭铜矿遗址的发掘与研究[J]
.考古学报,1998(4):465-496.
被引量:32
8
刘平生.
安徽南陵大工山古代铜矿遗址发现和研究[J]
.东南文化,1988(6):45-57.
被引量:23
9
董希如.
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青铜冶铸业[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1):15-20.
被引量:1
10
陈朝云.
商代城市的择立要素及其社会功能的多元一体[J]
.江汉论坛,2004(11):98-103.
被引量:3
1
纪利斌,施兰义.
有色金属采矿方法中的弊端和改进刍议[J]
.世界有色金属,2017,42(15):68-68.
被引量:1
2
刘俊平,盛登慧.
峨口铁矿露天转地下首采区崩落覆盖层方法探讨[J]
.矿业工程,2017,15(4):13-15.
被引量:3
3
Heldley,宗海祥.
加拿大的地下采矿方法[J]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78,38(5):58-59.
4
蔡学熙,张树琦.
近十几年来缓倾斜露天矿设备概况及发展[J]
.化工矿物与加工,1985,0(4):43-50.
5
胡敏.
利用导数证明二元不等式问题[J]
.广东教育(高中版),2018,0(4):18-20.
6
熊焕喜,王嘉麟,袁波.
可燃冰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
.油气田环境保护,2018,28(2):4-6.
被引量:6
7
张文举.
英语的比较表达方法[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1985,15(2):94-102.
8
任宗孝,吴晓东,屈展,韩国庆,吴小军,王靖惠.
倾斜裂缝水平井非稳态压力模型[J]
.石油学报,2017,38(9):1059-1065.
被引量:7
9
王建成.
不同开采方法覆岩破坏范围的实验分析[J]
.煤,2018,27(4):12-14.
被引量:3
10
任波,郭继香,张登山,杨矞琦,郭瑞雪,杨祖国,丁保东.
超深稠油高温高压井筒降黏举升摩阻的实验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18(5):1-6.
被引量:12
有色金属工程
198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