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无相唯识与有相唯识理论差异及其实质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19,共11页
The Voice of Dharma
-
1曾玲娟.从东西方文化看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差异[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4(4):37-40.
-
2曾玲娟.从东西方文化看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差异[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2):19-22. 被引量:1
-
3吴新民.哲学逻辑的模态认知与本质主义关系探析[J].东岳论丛,2011,32(2):63-68. 被引量:5
-
4范时杰.乌托邦的整体主义根源——兼论柏拉图和波普政治哲学的理论差异[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6(3):58-62.
-
5杨元元.《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单向度的人》人的异化理论差异比较及启示[J].理论观察,2014(7):7-8. 被引量:3
-
6王伟宇,钟毅平,戴艳梅.心理咨询的理论差异探析[J].社会心理科学,2005,20(2):40-42. 被引量:2
-
7邢丽菊.朝鲜时期的“未发”论辨及其理论差异——以巍岩与南塘为中心[J].哲学研究,2011(1):54-60. 被引量:2
-
8朱丹琼,赵璐.论中国佛教史上的“梁唐之异”与“南北之殊”[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3):56-59.
-
9孙岩.关于非理性和非理性主义的思考[J].理论探索,2000(3):8-9. 被引量:2
-
10周可.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技术观比较——以瞿秋白和卢卡奇为例[J].学术研究,2012(1):30-35.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