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赛珍珠小说的文本间性探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本间性认为任何文本都脱离不了文学传统的影响,它们相互参照、影响、转化。赛珍珠小说创造的中国形象受到了西方文学传统的影响,由于她长期生活在中国,熟悉中国人的思想和感情,同时创作出了坚韧、顽强、吃苦耐劳的中国普通民众形象,赛珍珠文本的间性特色让她创作出了一个双重的中国形象。
作者
蒋飞燕
机构地区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艺术科技》
2014年第11期112-112,共1页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赛珍珠
小说
文本间性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麦永雄,蔡熙,郑德聘,王青,蒋舒,何基安,司强,蒋飞燕.
多元文化时代的间性诗学与世界文学观念(笔谈)[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4(6):1-3.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3
1
麦永雄,欧阳灿灿,张广勋,王小菲,张群芳,邓与评,杨丽英.
乌托邦文学的三个维度:从乌托邦、恶托邦到伊托邦(笔谈)[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3):40-46.
被引量:10
2
高建平.
主持人语:走向世界的东方美学[J]
.东方丛刊,2008(1):1-4.
被引量:3
3
麦永雄.
德勒兹:生成论的魅力[J]
.文艺研究,2004(3):157-160.
被引量:25
共引文献
7
1
皮海兵.
共谋:文化与帝国主义——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解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1):29-32.
被引量:7
2
宋学智.
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关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2):44-48.
被引量:10
3
黄婉冰.
“Sublime”:一个从译介学到比较诗学的问题[J]
.科教文汇,2011(5):70-71.
4
蒋飞燕,陈建红.
赛珍珠小说的主体间性探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30(2):129-130.
5
蒋飞燕.
试论赛珍珠作品的间性诗学及其获奖的当代意义[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1):29-31.
6
穆莉,朱广强.
论诺贝尔文学奖的间性诗学[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0(12):80-83.
7
张源宏.
从翻译学角度解读《坎特伯雷故事集》美学再现[J]
.读天下,2016,0(15):252-252.
1
张桂玲.
相同相似岂偶然——中国古典小说对赛珍珠小说女性形象描写的影响[J]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3):91-92.
2
钟翼.
探究赛珍珠小说对乡土中国的发现[J]
.校园英语,2015,0(22):216-216.
3
李秀梅,周卫京.
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赛珍珠小说——以《母亲》为例[J]
.江西社会科学,2015,35(8):87-92.
被引量:1
4
吴静.
赛珍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
.神州,2012(26):4-4.
5
刘晓莉.
儒家思想与犹太文化的碰撞——读赛珍珠小说《牡丹》有感[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2):77-78.
6
兰守亭.
鲁迅与赛珍珠小说人物形象比较——以阿Q和王龙为例[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4):23-26.
7
邓伟英.
赛珍珠小说《大地》成为经典的原因及其现实意义[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6):97-98.
被引量:3
8
朱刚,刘雪岚.
琳达·哈钦访谈录[J]
.外国文学评论,1999(1):124-128.
被引量:5
9
徐梅.
风雨后天清月明──评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与《无名的裘德》[J]
.外国文学,1995(6):63-70.
被引量:3
10
韩传喜.
论赛珍珠小说的“中国经验”——以《中国小说》为视角的考察[J]
.求是学刊,2015,42(3):119-125.
被引量:1
艺术科技
201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