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二百五十多年前,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在《论趣味的标准》(Of the Standard of Taste)一文中用"理想批评家"这一理想的角色来诠释具体的趣味标准问题,阐明了趣味普遍性标准的条件来源于理想批评家精致的内心结构、健全的生理器官、敏锐的想象力、训练更多的审美体验,以及熟练运用比较的方法锻炼审美能力,同时拥有健全的理智能消除一切偏见。"理想批评家"在美学领域的关系体现在那些对美学生活有先在兴趣的人——他们努力地模仿理想批评家使自己的趣味趋近于理想批评家推崇的标准——这种模仿的关系使得美学领域更加理想化。然而这种趋同势必会对审美个性造成严重的威胁,这就是审美完美主义的悖论。但是事实上,个体欣赏行为难以统合,个人审美历史也有自己独特的欣赏轨迹,在拥有大致同等艺术价值的艺术的选择上也给审美个性的表达留有余地,同时审美内在体验也有差异,本文试图通过这四个方面的阐释消除这一悖论。
出处
《艺术评论》
CSSCI
2019年第4期66-73,共8页
Arts Critic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