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古代的外来文明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化传播是一个双向过程。中国的丝绸,改变了西方人的穿着;而西域的物产音乐,也改变着中国人的日用习惯和音乐风格。中国的儒学,影响了日本朝鲜的学术发展;而南亚的佛教,也冲击渗透着中国的儒学。汉唐时期对外域文化的吸收消化,促进了盛世的出现;而唐宋时期中国文化的远播,又影响着东南亚诸国的发展进程。
作者
王子今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出处
《月读》
2015年第3期60-64,共5页
关键词
外来文明
东南亚诸国
双向过程
外域文化
文化传播
汉唐时期
西域传
佛教传入
斯利那加
博士弟子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
1
张博泉.
“中华一体”论[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26(5):1-12.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1
1
孙晓春.
华夷观念与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37-4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王成,林凡彬.
中华民族共同体培育的观念传播机制及其历史镜鉴[J]
.思想理论战线,2022(3):77-88.
被引量:1
2
秦华侨.
《诗经》中的华夷思想[J]
.文史杂志,2022(1):70-73.
3
李椿浩.
华夷观在魏晋十六国时期的曲折演变[J]
.嘉应学院学报,2023,41(1):48-52.
被引量:2
4
杨佳将.
论东汉后期夷夏观念中的两种逻辑——以“弃凉之议”为线索[J]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2(5):90-96.
5
姜维枫.
华夷之辨的流衍:以泰山辞赋为中心[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4(3):44-53.
1
读者来信[J]
.民间文化论坛,2004(5):62-62.
2
召玉.
汉代博士杂识(续完)[J]
.现代中文学刊,1999(6):16-20.
3
召玉.
汉代博士杂识[J]
.现代中文学刊,1999(5):6-14.
4
名人轶事[J]
.写作(下),2016,0(5):19-19.
5
论点摘编[J]
.中国西藏,1998,0(5):59-60.
6
杨德华.
南开大学举行杨志玖教授八十华诞庆祝会[J]
.回族研究,1994(4):32-32.
7
罗义俊.
汉初学术复兴论(下)[J]
.史林,1989(1):15-19.
被引量:1
8
印度旅游情报[J]
.重庆与世界,2003(10):70-71.
9
赵玉平.
唐五代宋初敦煌春秋二社变迁新议[J]
.敦煌研究,2014(5):87-94.
被引量:1
10
戚敏.
从墓志看明代江西地区的社会习俗[J]
.南方文物,1995(3):102-103.
月读
201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