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体验哲学视角下歇后语的认知解读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体验哲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歇后语的认知起源、认知条件和认知理解,指出歇后语源于人类体验,隐喻思维是歇后语的语义生成条件,概念整合理论模拟了歇后语的理解过程。
作者
黄书芳
机构地区
南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8X期35-36,共2页
基金
2013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跨文化交际视阈下的外宣英译规范化研究"(项目编号:132400410609)
2014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翻译研究"(项目编号:14240041065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键词
歇后语
体验哲学
隐喻概念
整合理论
分类号
H136.3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杨先明.
英式歇后语Tom Swifties及其语义建构机制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2):13-15.
被引量:10
2
王寅.
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对语言成因的解释力[J]
.国外社会科学,2005(6):18-23.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刘乃实.
英式歇后,一词一趣[J]
.科技英语学习,2007(6):42-43.
被引量:11
2
胡壮麟.
语法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8(4):1-7.
被引量:332
3
谭永祥.
歇后语研究中的几个理论误区[J]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3(2):25-31.
被引量:6
4
王寅.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4(2):82-89.
被引量:422
5
G赫尔德著 姚小平.1772《论语言的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
Hester,M. M,1967,The Meaning of Poetic Metaphor,The Hague,Mouton.
7
Goatly,Andrew,1997,The Language of Metaphors,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8
Lakoff,G. & Johnson,M,1980,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9
Lakoff,G,1987,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0
Lakoff,G. & Johnson,Mark,1999,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New York: Basic Books.
共引文献
34
1
林玩凤.
基于具身体验的大学英语互动教学实践探究[J]
.现代英语,2020(6):16-18.
2
梁远冰,韦汉.
隐喻投射的批评性研究[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3):60-66.
被引量:6
3
周树江.
论范畴化过程中的字词参与[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438-441.
被引量:2
4
潘华琴.
“立象尽意”:内在情感的自我赋形——试论情感与语言的互塑关系[J]
.中国文学研究,2007(4):25-28.
5
朱志聪.
从体验哲学看隐喻可译的相对性[J]
.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34-37.
6
色勒扎布.
体验外语与母语比较习得外语探究[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2):137-139.
7
刘桂兰,蒋向勇.
英式歇后语Tom Swifty的认知语用解读[J]
.学术界,2010(9):133-139.
被引量:2
8
李桂真.
从体验哲学语用观的角度分析幽默言辞的理解模式[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6):92-93.
被引量:2
9
陈勇.
体验哲学理论框架下语言知识的建构生成[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6(4):141-146.
被引量:3
10
朱志聪.
从体验哲学看隐喻可译性的相对性[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11):75-77.
同被引文献
4
1
刘正光.
Fauconnier的概念合成理论:阐释与质疑[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8-12.
被引量:129
2
王寅.
事件域认知模型及其解释力[J]
.现代外语,2005,28(1):17-26.
被引量:148
3
蒋向勇,邵娟萍.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语用解读——基于关联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0(1):144-147.
被引量:9
4
王文斌.
概念合成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回顾与思考[J]
.外语研究,2004,21(1):6-12.
被引量:200
引证文献
1
1
张苏亚.
从事件域关联整合模型看动物型歇后语的认知解读机制[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10):213-214.
1
张敏,任秀英.
体验哲学理论下的高职英语教学[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3(11):98-99.
2
段钰.
诡辩的生成条件及运用[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206-207.
3
吴恩锋,全晓云.
论“茶”的隐喻认知系统[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6):109-113.
被引量:6
4
张时阳,刘祥友.
现代汉语中的“N_受+N_施+V”句[J]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2(4):84-86.
5
王君.
论体验哲学理论对大学英语教材建构的启示[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5):79-81.
被引量:2
6
方秀霞.
认知视角下的委婉语再范畴化研究[J]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0(3):126-128.
被引量:1
7
张兴.
自然语境中词汇学习的认知条件[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2):106-108.
8
魏在江.
概念转喻的体验哲学观[J]
.现代外语,2016,39(3):358-368.
被引量:29
9
裴霜霜.
汉英“爱情”情感隐喻比较研究[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65-68.
被引量:7
10
孟毅.
谈哈萨克语名词格范畴[J]
.语言与翻译,2008(3):23-26.
被引量:1
语文建设
2014年 第08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