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公共说理的特点及其素质培养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公共说理,是实践“协商民主”、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公民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但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看,公共说理的重要性、特点和素质培养,都未引起足够重视,这制约了针对当下公共议题的理性讨论和不同人群间的相互理解。笔者将结合自身社会观察和教学经验。
作者 高传智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X期4-6,共3页
基金 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项目"城市社区语言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YB125-84)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82

  • 1吴礼权.中国修辞学:走出历史偏见和现实困惑[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4-18. 被引量:4
  • 2亚里士多德 罗念生译.《修辞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1..
  • 3波斯纳.《正义/司法的经济学》.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3页.
  • 4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 5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8年12月18日.
  • 6《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 7尼采.《朝霞》,田立年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78页.
  • 8罗尔斯.《万民法》,第65,80页.
  • 9洛克.《人类理解论》下册,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97页.
  • 10Oliver Wendell Holmes, Jr., The Essential Holmes: Selections from the Letters, Speeches, Judicial Opinions, and Other Writings of Oliver Wendell Holmes, Jr., Richard A. Posner (ed.),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 181.

共引文献104

同被引文献4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