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孟子王道政治学说的局限
被引量:
3
The limitation of Mencius benevolent government theor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言及孟子政治学说时,论者多以为其王道政治之不行实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通过对其王道政治学说本身的考察,可以看到这一学说所具有的道德理想主义的性质才是其无法参与现实政治构建的主要原因。
作者
唐潇浩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哲学系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2004年第1期107-109,共3页
Jiang-huai Tribune
关键词
孟子
王道
政治学说
理想主义
局限
分类号
B222.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5
1
.《史记》,卷七十四[M].中华书局,1959年.第2343页.
2
.《四书章句集注》[A]..朱熹集注[C].中华书局,1983年.第203至204,256,256,205,223-224,206,254,211页.
3
引自《中国政治思想史》,第81至82页,萧公权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4
引自《中国政治思想史》,第94页,萧公权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5
引自《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第101至102页,第103至121页,牟宗三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共引文献
2
1
陈赟.
不可能的可能性:中庸之道的内在困厄[J]
.人文杂志,2008(2):1-12.
被引量:2
2
朱平安,王中华.
从“一原”到“一体”——朱子物我同一性浅析[J]
.中国哲学史,2010(4):66-70.
同被引文献
31
1
周淑萍.
孟子义利观新探[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2):66-70.
被引量:7
2
宋永泽.
“子”在《孟子》中的用法[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0(2):64-70.
被引量:5
3
边家珍.
孟子论辩六法[J]
.孔子研究,1999(2):111-113.
被引量:4
4
杨正馨.
也谈孟子荀子人性理论之同异[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4(1):31-37.
被引量:5
5
岑明.
《孟子》经济思想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6):37-42.
被引量:2
6
刘子瑜.
《孟子》“以”字用法的考察[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7(1):58-65.
被引量:3
7
唐忠民.
孟子的预防和治理犯罪思想[J]
.现代法学,1990,12(1):62-65.
被引量:2
8
杨泽波.
性善论立论之谜[J]
.孔子研究,1993(2):48-56.
被引量:2
9
张奇伟.
孟子义利观新解[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75-80.
被引量:7
10
曹小云.
试评《孟子集注》的训诂得失[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4(1):123-12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薛立芳.
孟子仁政思想中修身与为政之关系辨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31(2):72-76.
2
王建军,刘瑾辉.
近三十年孟子研究(1983-2012):计量统计与特点分析[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4(5):20-28.
被引量:2
3
张平,杨明.
孟子王道理念的内在逻辑及其当代价值[J]
.理论与现代化,2016(4):88-9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宋知寰.
孟子王道仁政及其现代价值研究[J]
.理论观察,2021(6):63-65.
2
张少恩.
改革开放40年孟子学研究:学术回归与方法多元[J]
.社会科学战线,2018(8):22-33.
被引量:3
3
彭益全,黄蓉,李献斌,倪丹梅.
孟子人格思想在95后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19(5):47-52.
被引量:2
1
张太原.
20世纪30年代知识界言说中的“五四”[J]
.近代史研究,2013(2):111-128.
被引量:4
2
娄凯强.
在道德与法治之间:儒教伦理政治观——试述先秦儒家内圣外王之道[J]
.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5,0(3):127-128.
3
陈耀辉.
从理论走向实践——旅游美学研究评述[J]
.文艺争鸣,2012(12):135-137.
4
杨学功.
现实中的学术性与学术中的现实性[J]
.湖南社会科学,2004(3):1-3.
被引量:2
5
韩星.
由古今之道而天人之际——董仲舒天人之学的历史根源与王道政治构建[J]
.江苏社会科学,2015(2):38-45.
被引量:3
6
方红梅.
“趣味”的特点——梁启超对“趣味”的审美阐释[J]
.贵州社会科学,2007(2):47-52.
被引量:2
7
李旦.
绿色政治的红色渗透——试论戴维·佩珀关于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构建[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3):24-27.
被引量:5
8
吴景明.
生态文学的伦理文化诉求[J]
.当代文坛,2009(4):20-23.
被引量:5
9
丁立群.
深化文化哲学研究的思想路径[J]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2):46-56.
被引量:2
10
马杏苗.
人的抽象存在与真实存在——兼论当代中国社会人的真实存在的实现[J]
.道德与文明,2015(3):23-28.
被引量:1
江淮论坛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