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个体道德需要:提高道德教育有效性的支点
被引量:2
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2004年第1期68-70,共3页
Modern University Education
二级参考文献4
-
1何中华.论作为哲学概念的价值[J].哲学研究,1993(9):29-36. 被引量:82
-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
4孙迎光.主体教育理论的哲学思考[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0..
共引文献73
-
1任万明,李杨.论人的道德需要[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24(11):8-13. 被引量:1
-
2高昕.浅论道德需要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华章(初中读写),2007(4):49-49.
-
3陈亚丹.当代中国小公民德育环境中的几个问题[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4):14-16.
-
4卜善磊.青少年道德内化的动力问题研究述评[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26(6):30-33. 被引量:2
-
5柳潇.道德需要:主体性道德人格建构的基石[J].理论与改革,2004(6):119-121. 被引量:9
-
6周文举.现代教育理念:教育信息化之魂[J].当代教育科学,2004(19):53-54. 被引量:1
-
7杨军诚,徐克,贾宝余.个性化、创造性与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观[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4):42-46. 被引量:2
-
8王洁.个体道德需要问题探微[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7(2):39-43. 被引量:3
-
9马亮,刘丹.浅析研究道德内化动力问题的意义[J].中国商界,2010(10):355-355.
-
10林鲁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道德需要与层次[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10):100-10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12
-
1朱小蔓,其东.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10):32-35. 被引量:94
-
2冯文全.论新时期学校德育方法的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5(5):16-20. 被引量:31
-
3李家成.学校变革应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J].人民教育,2005(18):2-5. 被引量:12
-
4鲁洁.边缘化 外在化 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26(12):11-14. 被引量:242
-
5吴康宁.无条件的道德要求与有条件的道德行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内在紧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9):56-60. 被引量:16
-
6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476.
-
7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9.
-
8李晓文.青少年发展研究与学校文化生态建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45.
-
9顾润生.道德教育与道德知识教育辨析[J].教育探索,2010(1):120-121. 被引量:8
-
10李晓文.教育,要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形成于“新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感悟[J].人民教育,2010(11):4-8.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10
-
1孙娜,张涛.以学生成长需要为导向的教育思考与实践[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1):176-176.
-
2刘博敏.新媒体环境大学生非理性行为成因与引导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6(13):111-114. 被引量:7
-
3王永友,宁友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困境与机制构建[J].邓小平研究,2017(5):66-72. 被引量:5
-
4唐一山,徐龙.论“道德的德育”[J].中国德育,2018,0(1):15-19. 被引量:2
-
5黄琼.高职学生成长需要结构建构及其现状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4(10):75-80. 被引量:3
-
6丁倩,何安明.论知情交融教学模式在中小学道德教育中的应用[J].教师教育论坛,2018,31(8):53-55. 被引量:1
-
7黄琼.以成长需要驱动高职学生潜能开发——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素质拓展行动研究为例[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1(3):24-30. 被引量:1
-
8姬梁飞.数学心育与智育交融共生的路径探赜[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0,20(5):69-74.
-
9杨淑萍,苏超举.价值失序下的高校德育问题及其应对之道——基于舍勒价值秩序理论[J].现代大学教育,2022,38(2):67-74. 被引量:12
-
10李伟,余姣姣.班本课程的教育意蕴与价值归宿[J].班主任,2023(4):5-8. 被引量:2
-
1乔建中.论情绪体验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及其机制[J].江苏教育研究,2001(9):4-7.
-
2王香香.论道德模仿与道德教育[J].学周刊(中旬),2014(6):67-67.
-
3曹鸿飞,吕锡琛.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看个体的道德需要[J].现代大学教育,2004,20(2):71-74. 被引量:9
-
4许兴奎.道德情感的激发与唤醒[J].校本教研,2009(3):35-36.
-
5刘野.移情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与训练[J].教育科学,2010,26(6):11-14. 被引量:6
-
6李乐琳,郑培湘.试论德育活动中归因失误及其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3,13(2):51-52.
-
7陈瑛.中华美德之话“义”[J].时事报告,2015,0(4):44-44.
-
8吕航.我国道德动机研究20所的回顾与反思[J].江苏教育研究,2000(3):19-21.
-
9帅婷.论教师工作的道德动机[J].石油教育,2005(1):98-100.
-
10陈会昌,王海梅.怎样让学生学会“分享”?[J].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02,0(7):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