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银杏叶的利用价值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The Valu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f Ginkgo Leave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综述了银杏叶的药用、食用和保健价值 ,及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首次提出适当控制发展规模 ,加强现有银杏园的管理 ,综合利用资源的战略。提高银杏叶提取物的纯度、分离纯化出单体活性物质。
作者
丁之恩
机构地区
安徽农业大学
出处
《经济林研究》
2003年第4期128-130,共3页
Non-wood Forest Research
关键词
银杏叶
利用价值
生物活性成分
园艺管理
经营规模
提取
分离
鉴定
药用价值
食用价值
保健价值
分类号
S792.9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567.1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57
同被引文献
245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86
参考文献
6
1
史清文,刘素云,张文素,卫恒巧,蔡明来,顾吉顺.
银杏叶的研究开发概况[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5,7(1):70-76.
被引量:41
2
李俊义,成丽.
银杏叶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概况[J]
.华西药学杂志,1994,9(1):39-40.
被引量:29
3
赵中杰,胡玉清.
银杏和银杏叶中25种元素的含量测定[J]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15(2):36-37.
被引量:19
4
赵中杰,刘建国.
银杏和银杏叶中氨基酸的含量测定[J]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1,14(4):41-42.
被引量:26
5
李光仪,刘明登,李满芬.
银杏苦内酯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J]
.中草药,1995,26(2):100-104.
被引量:59
6
丁之恩.银杏良种丰产、病虫防治、加工利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李俊义,成丽.
银杏叶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概况[J]
.华西药学杂志,1994,9(1):39-40.
被引量:29
2
刘玲玲,于心若.
银杏药用价值[J]
.中草药,1994,25(4):219-221.
被引量:131
3
陈长勋,金若敏,李仪奎,盛祎祎,周美琴,陈顺超,周吉燕.银杏叶提取物改善小鼠记忆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1(11).
4
陈长勋,金若敏,李仪奎,盛祎祎,周美琴,陈顺超,周吉燕.银杏叶提取物改善小鼠记忆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1(11).
5
陈秀珍.银杏叶不同生长期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简报)[J]广西植物,1988(04).
6
杨瑞菊,陈玉柱.
银杏叶健康饮料研制[J]
.食品科学,1990,11(12):57-58.
被引量:8
7
聂荣海.
治疗脑功能不全的中药及天然药[J]
.中成药,1991,13(6):37-38.
被引量:8
8
王银叶,李长龄.
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与哮喘[J]
.生理科学进展,1992,23(2):136-140.
被引量:3
9
李兆龙.
从银杏叶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J]
.中成药,1992,14(6):5-6.
被引量:25
10
刘重芳,吴志荣,方青汉.
银杏叶总黄酮提取工艺探讨[J]
.中成药,1992,14(7):7-8.
被引量:66
共引文献
157
1
尹秀莲,游庆红,魏晓春.
聚酰胺层析法分离纯化银杏叶总黄酮的研究[J]
.医药世界,2007(S1):43-44.
被引量:6
2
陈振峰,卞德轩.
舒血宁注射液对慢性肾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7):3246-3247.
3
孙婷,杨书良,周晓辉,陈齐.
银杏叶的药理及临床应用[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9(4):382-387.
被引量:7
4
唐胜球,梁桂桃,董小英.
银杏叶提取物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J]
.动物营养学报,2012,24(4):606-611.
被引量:9
5
杨正兴,吕桂善,杨志伟.
白果低糖营养饮料的加工研究[J]
.广西农学报,2003,18(S1):195-201.
被引量:3
6
梅应兵,朱继敏,王小琴,程业刚.
舒血宁治疗慢性肾炎42例临床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2004,26(10):12-13.
被引量:4
7
覃红斌.
恩施州银杏开发及药理作用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4,16(3):26-28.
被引量:2
8
李梅,陆敏仪.
近年来银杏叶及其制剂分析测定研究概况[J]
.中药材,2001,24(5):371-376.
被引量:5
9
汤泳萍,周海杰,梅菊香,邱泉英.
银杏组织培养条件与生产黄酮及内酯的研究[J]
.江西农业科技,2004(12):13-17.
10
侯云峰,丁军,何建国,许志强,赵彩霞,门猛.
舒血宁注射液(雪乐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价[J]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44-46.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245
1
龙春,高志强,宋仲容,江相兰.
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微波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S1):248-251.
被引量:13
2
冷平生,苏淑钗,李月华,王沙生,蒋湘宁.
施肥与干旱胁迫对银杏生长及黄酮苷和萜类内酯含量的影响[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1,16(1):32-37.
被引量:25
3
李安平,谢碧霞,郑仕宏,曹清明,黄亮.
毛竹笋干微波干燥工艺的研究[J]
.经济林研究,2004,22(2):14-16.
被引量:20
4
吴梅林,周春山,陈龙胜,钟世安,谷芳芳.
酶法提取银杏黄酮类化合物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4,16(6):557-560.
被引量:64
5
黄午阳.
植物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1):24-26.
被引量:19
6
汪浩,马达.
层次分析标度评价与新标度方法[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3,13(5):24-26.
被引量:128
7
王承南,谷战英.
湖南省银杏品质区划[J]
.经济林研究,2004,22(4):6-9.
被引量:5
8
邢世岩,郭彦彦,王利,高进红.
银杏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评述[J]
.经济林研究,2004,22(4):65-70.
被引量:19
9
邢世岩,李登开,时鑫.
美国银杏的研究现状[J]
.世界林业研究,1994,7(4):54-61.
被引量:12
10
袁从英,王爱军,卜欣立.
银杏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2):31-3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4
1
谷文众,王义强,廖烨.
人工气候箱条件下银杏的耐寒抗热生理机制[J]
.经济林研究,2005,23(2):24-26.
被引量:8
2
唐辉,韦霄,梁惠凌,李锋,蒋水元.
外源激素对银杏高位嫁接及其枝梢生长的影响[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27(1):85-87.
被引量:10
3
申屠旭萍,陈列忠,俞晓平.
银杏内生真菌No.1028代谢产物的抗真菌活性及其培养生物学特性[J]
.植物保护学报,2007,34(2):147-152.
被引量:10
4
周德明,丁向阳.
果用叶用银杏高效栽培模式研究[J]
.河南林业科技,2007,27(2):8-10.
5
董雯雯,孙洪宾,刘振学.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2008,37(1):24-26.
被引量:9
6
欧阳娜娜,李湘洲,罗正.
银杏功能活性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研究进展[J]
.经济林研究,2008,26(1):103-107.
被引量:5
7
于颖,王小丽,徐桂花.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0,21(4):135-139.
被引量:8
8
王洪,张金池,张东海,孔雨光.
苏北泥质海岸主要防护林树种生长特性[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0,6(3):167-171.
被引量:3
9
邹天福,莫保儒,张亚军,陈炜青,吴文俊.
甘肃徽县银杏引种及生长特征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6):60-64.
被引量:3
10
祝遵凌,曹福亮,孟凡军,郁万文.
黄叶银杏新品种‘万年金’区域化试验[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2(12):125-131.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86
1
苏丽芳,林文俊,陈世品,陈明久,陈辉,刘玉宝.
外源IAA对油茶芽苗砧嵌合体愈合的效应[J]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3):57-62.
被引量:3
2
魏增云,杨莉.
响应面优化设计法在植物活性成分萃取工艺中应用进展[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9(5):24-30.
被引量:5
3
苏冬梅,魏来,袁超群.
冷诱导对翅荚木一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经济林研究,2006,24(4):38-40.
被引量:4
4
王森,谢碧霞,杜红岩,钟秋平,杨绍斌.
美国扁桃花器官的抗寒性[J]
.经济林研究,2007,25(2):19-22.
被引量:17
5
史俊燕,樊金栓,武建林.
3种核桃嫁接方法对比试验[J]
.经济林研究,2008,26(1):82-85.
被引量:10
6
欧阳娜娜,李湘洲,罗正.
银杏功能活性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研究进展[J]
.经济林研究,2008,26(1):103-107.
被引量:5
7
陈国梁,杨莎莎,贺晓龙,任桂梅,王涛.
银杏叶对糙皮侧耳菌丝体生长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08,36(6):182-183.
8
梁玉清,毕鸿亮.
主要阔叶行道树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8,28(6):115-120.
9
刘萌,吴兆亮,孙江娜,韩冰,钱少瑜.
溶剂气浮法分离富集银杏叶黄酮[J]
.过程工程学报,2009,9(1):28-32.
被引量:9
10
杜少康,陈双林,林岱,吴鸣谦,王梅霞.
银杏叶部内生真菌多样性的研究[J]
.菌物学报,2009,28(4):504-511.
被引量:48
1
孙魁文.
象抓水稻生产那样抓稻田养鱼[J]
.渔业经济研究,1991(5):1-3.
2
徐建华.
种养新模式:“桉树+羊”[J]
.农民文摘,2009(10):25-25.
3
陈静,潘健存,赵鹏,王士长.
香蕉茎叶青贮营养成分及单宁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J]
.饲料工业,2005,26(13):19-20.
被引量:36
4
张丘陵.
南川区蚕茧生产成本核算及稳定蚕桑产业的对策[J]
.中国蚕业,2009,30(3):54-56.
被引量:1
5
丁伯长.
常见银杏病虫害防治[J]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8):36-37.
被引量:3
6
周海平.
银杏园的间套种经营模式[J]
.林业科技开发,1999,13(5):53-54.
7
张梅.
银杏园间种农作物试验初报[J]
.安徽林业科技,2001(2):15-16.
8
王书勤,谢吉先.
银杏园内套种马铃薯、花生高效种植模式研究[J]
.上海农业科技,2006(4):112-112.
被引量:2
9
吉根木加,李正菊,袁世祥,穆文会,李德荣.
低效核桃野外嫁接技术应用研究对比试验[J]
.中国西部科技,2009,8(34):42-42.
10
陈茂铨,董庆如.
振兴松脂生产 综合利用资源[J]
.浙江林业科技,1998,18(5):77-79.
经济林研究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