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PD技术在昆虫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Application of RAPD in Entomology
出处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51,共3页
World Agriculture
同被引文献36
-
1胡艳红,迟德富.RAPD技术在昆虫学研究中的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8):1481-1486. 被引量:14
-
2翟启慧.昆虫分子生物学的一些进展——性别决定、生殖及激素[J].昆虫学报,1993,36(1):113-125. 被引量:7
-
3宋宪军,聂磊,张涛,秦启联,秦利.柞蚕部分品种及杂交种的RAPD分析[J].蚕业科学,2004,30(4):428-431. 被引量:22
-
4张春田.中国海南长足寄蝇属一新种(双翅目,寄蝇科)(英文)[J].动物分类学报,2005,30(2):436-439. 被引量:1
-
5龚和.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控制害虫的新途径[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5,15(4):10-11. 被引量:2
-
6翟启慧.昆虫分子生物学的一些进展:杀虫剂抗性的分子基础[J].昆虫学报,1995,38(4):493-501. 被引量:36
-
7邹喻苹.RAPD分子标记简介[J].生物多样性,1995,3(2):104-108. 被引量:46
-
8李强.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J].世界农业,1995(10):23-25. 被引量:4
-
9王瑛,陈晓峰.基因探针及其在昆虫学上的应用[J].生物工程进展,1996,16(3):28-32. 被引量:4
-
10徐耀军.柞蚕饰腹寄蝇的防治方法[J].北方蚕业,2006,27(2):42-4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3
-
1李金,张跃西,李淑萍.RAPD技术在昆虫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609-1610. 被引量:2
-
2赵瑞兴,丛斌,何莉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辽宁林业科技,2008(1):44-45.
-
3王卓,曹兰娟,刘振林,姜义仁,杨瑞生,张涛,秦利.不同地区及不同季节的柞蚕寄生蝇RAPD分析[J].蚕业科学,2008,34(2):354-35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5
-
1刘璇,张富春,马纪.一种提取荒漠拟步甲昆虫基因组DNA的新方法[J].干旱区研究,2009,26(4):582-585. 被引量:4
-
2赵金凤,张卫明,彭雪梅,唐泽紫,顾龚平,陆长梅.Genetic Diversity in Wild Populations of Poacynum hendersonii from Inland Arid Regions of Northwest China[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8,9(4):39-43. 被引量:21
-
3董绪国,李喜升,宋策,赵世文,陈增良,穆秀奇,董春艳,尚沫.柞蚕寄蝇病研究概述[J].辽宁农业科学,2014(6):52-55. 被引量:2
-
4刘丹梅,李文利,王丹丹,王凤成.基于RAPD标记对71个柞蚕品种的聚类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1):61-66. 被引量:5
-
5杨瑞生,顾羽健,陈玉波,刘彦群,石生林,姜义仁,秦利.柞蚕饰腹寄蝇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的种群变异及系统进化分析[J].蚕业科学,2019,45(4):509-516. 被引量:2
-
1刘洋.分子标记技术浅谈[J].科技信息,2009(14):82-82. 被引量:1
-
2Michael D.,Lemonick,饶新华.绘制人类DNA图谱的竞赛[J].世界科学,2000,22(1):14-16.
-
3林华峰,黄勃,李增智,胡萃.白僵菌不同菌株DNA扩增图谱与其来源的相关性分析[J].菌物系统,1999,18(1):73-78. 被引量:16
-
4周孟姣,刘臻.RAPD技术及其在虾、蟹类研究中的应用[J].水产科技情报,2003,30(1):25-28. 被引量:3
-
5孙建萍,林红.遗传标记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畜禽种业,2005,1(6):37-39.
-
6肖明松,鲍方印,夏海武,崔峰.DNA标记及其在鱼类中的应用[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25(5):10-15.
-
7赵荣乐.生物性状遗传标记研究进展[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3,24(3):62-65. 被引量:1
-
8李大刚.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的原理及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2(6):34-35. 被引量:4
-
9刘岩,崔建洲,申雪艳,刘涛,宫庆礼.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海带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J].海洋湖沼通报,2006(1):75-81. 被引量:2
-
10个人DNA图谱出炉[J].党建文汇(下半月),2007(6):3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