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兰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4-45,共2页
Journal of Lanzhou Medical College
同被引文献17
1 秦江萍.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2):2207-2208. 被引量:19
2 段宇华.低离子聚凝胺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浅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194-194. 被引量:20
3 潘纪春,欧阳锡林,陈民才.微柱凝胶与聚凝胺交叉配血试验比较[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7):606-606. 被引量:8
4 马利平,张建国.凝聚胺试验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J] .济宁医学院学报,2005,28(2):62-62. 被引量:10
5 王雪明,虞秀兰,刘冬梅,王玉林,周志英.微柱凝胶试验交叉配血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J] .临床检验杂志,2005,23(4):318-318. 被引量:12
6 梅海燕,杨波.110例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J] .福建中医药,2007,38(3):26-26. 被引量:8
7 桑胜云,胡宗煌,徐正平,王德凤.手工凝聚胺技术在产前免疫性抗体及新生儿溶血病检查中的应用[J] .临床检验杂志,1997,15(1):50-51. 被引量:11
8 Cate JC 4th, Reilly N.Evalu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gel test for indirect antiglobin testing in a community hospital laboratory. Arch Pathol lab Med, 1999,123 ( 8 ) : 693-697.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S].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2000年6月1日卫生部发布).
10 张俊玲,尚锦青,杨波,兰炯采,汪传喜,朱祥明,王军,罗志,何智.3种配血方法对含Rh抗体血样本配血效果研究[J] .中国输血杂志,2008,21(1):12-14.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9
1 阮小娥.49例凝聚胺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6,29(32):215-216.
2 洗炳培,李结敏,余文潮,赖文.凝聚胺检测技术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体会[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3):2272-2272.
3 潘纪春,于洋.玻片凝聚胺交叉配血方法学评价[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20):5342-5344. 被引量:9
4 何子毅,刘赴平,刘仁强,刘景春.三种常用交叉配血方法检出IgG型抗体能力的比较[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9,22(3):294-296. 被引量:6
5 李小平.325例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11(8):100-100. 被引量:1
6 刘向华,陈明桥,陈道全.莆田市二级以上医院输血科(血库)发展情况调查[J] .现代医院,2012,12(10):106-108. 被引量:2
7 唐晓春,刘淑珍,刘增花.分析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5,0(5):77-78.
8 唐晓春,李惠玲.分析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16,0(2):97-97. 被引量:7
9 庞俊梅.325例凝聚胺交叉配血应用体会[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6):3546-354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6
1 赵志强,宋婉秋.低离子凝聚胺开展交叉配血试验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93):202-202. 被引量:3
2 祁蕙燕.聚凝胺交叉配血试验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体会[J] .青海医药杂志,2012,42(11):59-60. 被引量:2
3 金燕,唐吉斌,项金莲,徐陆军.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的干扰及排除方法[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493-2493. 被引量:3
4 冯倩,张晓娟,马春娅,关小珍,付丽辉,于洋,汪德清.Capture-R法在交叉配血实验中的应用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10(33):8218-8220.
5 王晶吉.交叉配血试验中纤维蛋白原的干扰原因分析和去除方法的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0):96-97. 被引量:5
6 方美丽.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的干扰因素及处理方法[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4):224-224.
7 吴肖峰.交叉配血技术的现状和展望[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2):11-12. 被引量:2
8 陈桂冰,张然,曾兰英.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的干扰及排除方法研究[J] .当代医学,2011,17(29):42-43. 被引量:1
9 胡蓉蓉.临床疑难配血相关因素分析与应对措施[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3):113-114. 被引量:7
10 许士民,玉芳,潘靖,徐晓艳.交叉配血技术分析与比较[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5):120-122. 被引量:1
1 洗炳培,李结敏,余文潮,赖文.凝聚胺检测技术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体会[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3):2272-2272.
2 韩鹏.凝聚胺检测技术在临床交叉配血中的应用[J]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0,23(5):603-605. 被引量:2
3 熊金凤.凝聚胺技术与其它输血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J]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4(3):128-128. 被引量:3
4 张海定,陈学英.血库凝聚胺介质试剂配血中量的探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8):66-66.
5 李景玉,贾彦军,魏珍珍.临床安全合理用血的必要性[J] .中国输血杂志,2010,23(S1):97-98.
6 刘亚萍,张荻华,陆平芳,张莉.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输血安全管理[J]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7):661-663. 被引量:2
7 师海燕.做好安全输血的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11(15):235-235.
8 贺才标,颜昌波,田传林.受血者血清不规则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8):161-161. 被引量:8
9 邹佳,李晓荣,詹晓燕.聚凝胺新技术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探讨[J] .临床输血与检验,1999,1(2):29-29. 被引量:4
10 黄建娇,王雪双,林优喜,吴圣豪.凝聚胺法交叉配血不合输血成功5例的护理[J] .中国乡村医药,2016,23(17):64-6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