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微波抗原修复对乳腺癌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抗原决定簇的保存和暴露.组织经10%甲醛固定,组织蛋白发生交联而在一定程度上遮蔽抗原决定簇,从而影响检测蛋白表达.微波抗原修复是目前常用的方法[1].
作者
蔡新华
郭志坤
冯艳玲
机构地区
河南新乡医学院形态研究室
新乡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出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3-405,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关键词
微波抗原修复
乳腺癌
基因蛋白
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黄莺,李秀林,王康敏,苏宝山.
微波在石蜡切片抗原性恢复中的应用[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6,12(3):268-269.
被引量:2
2
孙保存,赵秀兰,章明放,林建韶.
微波抗原修复法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技术中的应用[J]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6,25(4):249-250.
被引量:9
3
沈德凯,金文秀,潘朝宠,刘向国.
不同的固定剂及H_2O_2溶液对神经肽免疫染色的影响[J]
.解剖学杂志,1999,22(3):267-269.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顾江.胃肠激素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胃肠激素》[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35-60.
2
顾江,胃肠激素,1985年,35页
共引文献
10
1
刘俊,陈宣世,龙汉安.
三种不同抗原修复法对二种免疫组化染色法的影响[J]
.泸州医学院学报,2004,27(5):440-441.
被引量:2
2
宋丽君,李英勇.
不同抗原修复在免疫组化技术中应用的探讨[J]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9):948-949.
3
龚玲玲,曾俊,林宜先,徐惠森.
微波抗原修复法在乳腺癌雌激素受体检测中的应用[J]
.医学新知,1997,7(3):129-129.
4
韩昱晨,贾心善.
免疫组织化学抗原修复处理方法的改进[J]
.解剖科学进展,1998,4(2):192-192.
被引量:2
5
王宏艳,王玉国,孙红年,张淑东.
用微波技术处理肾穿组织的新方法[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5):161-162.
6
韩恩善,张雪.
微波技术在病理免疫组化中的应用[J]
.宁夏医学院学报,1999,21(6):461-462.
被引量:7
7
刘华庆.
淋巴瘤的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双标记技术[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0,16(4):342-343.
被引量:2
8
蔡新华,胡桂芬,郭志坤.
高压锅抗原修复与否癌基因蛋白表达的对比定量分析[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0,17(3):220-221.
9
蔡新华,郭志坤,王庆志.
微波炉和高压锅抗原修复与不修复免疫组织化学效果的定量对比分析[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1,10(2):237-238.
被引量:5
10
张雪,陈晓雅,韩恩善.
微波抗原修复法在乳腺癌组织雌、孕激素受体检测中的应用[J]
.宁夏医学杂志,2003,25(4):204-205.
同被引文献
10
1
金小萍,梅立新,齐洁敏.
病理切片组织抗原修复免疫组化研究[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04,21(2):160-161.
被引量:3
2
谢学斌,张文忠,肖学文.
高压加热组织抗原修复的免疫组化应用[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4,24(3):305-306.
被引量:2
3
王伯云.病理学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7-92.
4
Awbery JH. Heat. Rep Pro Phys,1934,1(1):161.
5
王晋芬,田相义,丛娟,殷卫东,张景文,龚方纯.
几种抗原修复方法研究[J]
.诊断病理学杂志,1997,4(1):34-35.
被引量:8
6
蒲晓冬,杨素琼,孙维纲.
家用高压锅在免疫组化抗原修复中的应用[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8,14(4):406-406.
被引量:4
7
贺占国,赵龙坡,陈彦杰,孙明,成继民.
抗原修复液的种类、温度及作用时间对抗原修复的影响[J]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2,9(4):248-248.
被引量:8
8
孙才新,蒋兴良,司马文霞,舒立春,田志军,汪吉健.
海拔4000m以上短间隙交流放电特性及电压校正[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22(10):116-120.
被引量:47
9
孙琪,李永红,张淼.
抗原修复技术方法的应用比较[J]
.宁夏医学杂志,2003,25(3):143-144.
被引量:10
10
周建云.
抗原修复对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的影响[J]
.交通医学,2003,17(6):738-73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杨举伦,宋蜀伶,李霞,赵玺龙,蔡琳.
高原地区不同抗原修复方法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30(12):1115-111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史金娜,李永恒,马肃,赵尔扬.
两种抗原修复法对牙-牙周免疫组化切片的影响[J]
.口腔医学研究,2007,23(3):261-263.
被引量:1
2
潘鑫艳,蔡琳,黎贵芸,杨长绍,杨举伦,王丽.
高海拔地区FISH法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的方法改进[J]
.西南国防医药,2014,24(1):17-20.
被引量:1
1
石爱平,许宁,赵忠文,王乃义,李付彪.
TGF-β_1在肾癌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关系[J]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8,24(3):266-267.
2
关春保,李年丰,彭键.
胆囊癌组织中bcl-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20(9):809-810.
被引量:3
3
吕焕章,吴德政,顾斌,万永玲,王嘉玺.
CD/5-FC体系对人乳腺癌基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肿瘤临床,1999,26(12):908-910.
被引量:4
4
杨德宏(综述),刘红(审校).
基因芯片在乳腺癌研究中的应用[J]
.国际肿瘤学杂志,2007,34(10):755-758.
5
连婧,马海霞,白玮,郗彦凤,王丽霞.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及其临床病理特征[J]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6,10(3):183-184.
被引量:2
6
郭少华,钟福兴,刘少强,周建荣,黄渺新.
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1,21(4):403-404.
7
昝沁,许美权,宋建明.
微波抗原修复对子宫颈癌前病变中hTERT表达的影响[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29(2):222-223.
被引量:3
8
付晶鑫,沈建根.
乳腺癌基因治疗研究进展[J]
.实用肿瘤杂志,2007,22(2):183-186.
被引量:3
9
刘睿倩.
乳腺癌基因-1和CA125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88-91.
被引量:13
10
简单易行预防乳腺癌方法[J]
.中国健康月刊,2006(12).
解剖学杂志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