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共7页
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同被引文献181
-
1刘玉君.小康社会与生态文明[J].探求,2004(4):9-11. 被引量:1
-
2胡伟.党内民主与政治发展:开发中国民主化的体制内资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1):1-11. 被引量:150
-
3李祖扬,邢子政.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回顾和反思[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37-44. 被引量:49
-
4刘俊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初探[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8(6):55-58. 被引量:80
-
5王兴国,王建军.森林公园与生态旅游[J].旅游学刊,1998,13(2):15-18. 被引量:87
-
6万斌.历史·历史事实·历史学[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2(1):27-34. 被引量:7
-
7谢让志.关于“大都市区”理论与区域发展[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4,18(7):1-4. 被引量:8
-
8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1(3):31-37. 被引量:110
-
9谢光前,王杏玲.生态文明刍议[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6(4):19-22. 被引量:13
-
10刘再兴.九十年代中国生产力布局与区域的协调发展[J].江汉论坛,1993(2):20-25.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17
-
1李志萌.生态保护区环保与经济和谐共生发展研究——以东江源区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06,26(1):121-127. 被引量:4
-
2黄清,陶萍.试论林业与发展我国休闲产业[J].中国林业经济,2006(2):11-13. 被引量:2
-
3许振成,周广飞,彭晓春,叶玉香.大都市群可持续发展研究[J].城市问题,2006(4):8-11. 被引量:1
-
4李鸣.绿色责任:生态文明时代中国企业的神圣使命[J].企业经济,2007,26(2):5-8. 被引量:10
-
5陈宓宓.镇江沿江亲水生态文明建设刍议[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50-53.
-
6李志萌.构建环境经济社会和谐共生支持体系——基于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8,28(6):17-21. 被引量:5
-
7阳中良,周雪敏.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1(4):75-80. 被引量:19
-
8康建辉,刘磊,王渊.我国环境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35(1):31-35. 被引量:1
-
9苏时鹏,傅涛.制度资源与节约型社会建设[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10,54(1):25-29.
-
10李秀艳,王淑娟.环境乐观主义与环境悲观主义之争的反思与启示[J].新疆社科论坛,2010(6):60-63.
二级引证文献82
-
1吕丽辉.重大自然灾害后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8,32(2):87-89. 被引量:2
-
2周栋良,刘茂松.“两型社会”研究述评[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4):29-33. 被引量:9
-
3成金华,冯银.我国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1):30-37. 被引量:21
-
4王焕利,郑均雷.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企业生态文化建设[J].科教导刊,2014(5):220-221.
-
5杜力卿,刘楚琦,彭大鹏.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定位[J].法制与社会,2008(30):250-251. 被引量:1
-
6林仲豪,高红贵.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及践行途径[J].统计与决策,2008,24(17):172-174. 被引量:7
-
7欧阳峣,生延超.两型社会建设研究述评[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15(6):8-12. 被引量:14
-
8骆方金,李鸣.生态人格教育及其构建——以桂林为例证[J].教育评论,2009(1):99-101.
-
9曾春霞.“两型社会”背景下宜居生态城市建设探讨——以湖南衡阳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746-4749. 被引量:11
-
10李志萌.生态经济区保护与发展互动协调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J].鄱阳湖学刊,2009(1):25-30. 被引量:5
-
1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J].中国国情国力,2003(11):4-8. 被引量:12
-
2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J].华夏文化,2004(1):6-9. 被引量:6
-
3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J].科学中国人,2003(12):8-11. 被引量:3
-
4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J].中国经济信息,2003(21):70-71.
-
5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J].绿叶,2003(6):7-11. 被引量:5
-
6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J].中国绿色画报,2004,0(2):94-95.
-
7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潘岳副局长在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首届“绿色中国”大型主题论坛上的讲话[J].环境工作通讯,2003(12):19-24.
-
8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23(1):26-32. 被引量:7
-
9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6):125-132. 被引量:8
-
10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J].中国环境管理(吉林),2003,22(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