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9-101,共3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同被引文献16
-
1曹惠民.台湾“同志书写”的性别想像及其元素[J].华文文学,2007(1):49-54. 被引量:2
-
2赵小琪,陈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台湾女权主义文学[J].华文文学,2004(6):51-55. 被引量:2
-
3罗显勇.台湾同性恋小说叙事策略的变迁[J].华文文学,2003(4):47-50. 被引量:5
-
4邱巧如.从《遣悲怀》看台湾作家骆以军小说书写的不确定性[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S1):49-50. 被引量:1
-
5古远清.台湾女性作家80年代以来创作综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0(4):43-45. 被引量:1
-
6刘思宁.《蒙马特遗书》之另一种解读——恋人形象与死亡的关系[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2):21-25. 被引量:1
-
7李晨.论朱天文创作中的阴性书写方式[J].江汉论坛,2007(2):102-106. 被引量:5
-
8艾尤.20世纪80年代以降台湾女性小说欲望书写走势[J].贵州社会科学,2007(10):101-104. 被引量:1
-
9艾尤.放逐式的同性情欲之女性欲望表达——以朱天文和邱妙津的同性恋代表作为阐释文本[J].北方论丛,2007(6):38-41. 被引量:3
-
10付丽华.怪胎·异端·另类——由指称看台湾“同志”小说边缘叙事的变迁[J].前沿,2008(1):215-217. 被引量:2
-
1祁佳毅.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情欲书写[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8,0(7):108-108.
-
2孙木函,徐妍.简洁中的从容——解读鲁迅短篇小说《风波》[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73-77. 被引量:1
-
3徐刚.复仇的神话:《阴齿》的性别策略[J].阅读与写作,2008(9):19-20.
-
4艾尤.20世纪80年代以降台湾女性小说欲望书写的得与失[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3-99.
-
5李萱.现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易性叙事及其性别策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2):181-184. 被引量:3
-
6艾尤.在欲望与审美之间——论20世纪80年代以降台湾女性小说的欲望书写[J].华文文学,2009(4):89-93. 被引量:2
-
7顾宁.简论日本网络文学[J].日本研究,2009(3):84-87. 被引量:6
-
8陈再强.来年还有春天[J].南国博览,2015,0(6):38-38.
-
9李萱.梦魇式书写:残雪小说创作的性别策略[J].南方文坛,2014(2):52-56. 被引量:1
-
10王鹏程.马尔克斯的忧伤——论小说的情欲书写[J].小说评论,2014(4):44-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