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32,共3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共引文献20
-
1翁丽嘉,袁勇麟.中国当代散文跨文体写作的问题化进程[J].东吴学术,2022(4):64-75. 被引量:1
-
2刘小新.马华作家林幸谦创作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9-83. 被引量:3
-
3沈义贞.教授为什么自掀“底牌”?——解析郑明娳的散文[J].当代文坛,2002(2):65-68.
-
4余曲.新时期散文创作的特征[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21(6):52-56. 被引量:1
-
5粟斌.浅议散文创作的虚构空间[J].阅读与写作,2006(3):1-2.
-
6江玫.反思“小女人散文”热——思潮视角下的再出发[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6,19(1):63-65.
-
7于祎.贾平凹“大散文”观的理论误区与现实意义——再看20世纪90年代的一场散文论争[J].山东社会科学,2008(6):59-63. 被引量:1
-
8于祎.新时期女性散文中女性主题的存在形态考察[J].晋阳学刊,2008(5):112-115.
-
9谷海慧.轻盈的心灵与沉重的思想——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散文艺术实践论[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9(3):28-31.
-
10杨武.论当代散文创作的“大实小虚”[J].山花(下半月),2011(8):150-151.
同被引文献64
-
1吕若涵.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综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94-100. 被引量:7
-
2胡彦.从传统到现代──论90年代散文艺术范式的转换[J].当代文坛,1999(1):3-7. 被引量:3
-
3陶昌馨.90年代散文的变革性转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3):99-104. 被引量:2
-
4袁勇麟.繁荣与拓展:——1977—1997年杂文一瞥[J].文艺评论,1998(4):17-24. 被引量:2
-
5林超然.散文命意的审美维度[J].文艺评论,1998(4):54-56. 被引量:1
-
6王锺陵.20世纪中国散文理论之变迁[J].学术月刊,1998,30(11):68-78. 被引量:5
-
7李林荣.泛文学时代的散文写作[J].当代文坛,1998(3):34-37. 被引量:1
-
8小河.散文研究的拓新之作──评王尧《中国当代散文史》[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2(4):130-131. 被引量:2
-
9吴秀亮.回归与超越──从两个散文高峰的比较谈新时期散文[J].当代作家评论,1994(2):112-115. 被引量:1
-
10林非.散文创作的昨日和明日[J].文学评论,1987(3):37-44. 被引量:74
-
1曹楚.论拜伦对政治和文学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1,0(14):15-15.
-
2黄水源.五四文学:20世纪政治文学的逻辑起点[J].小说评论,2011(S1):79-82.
-
3史锦秀.马哈福兹的“政治文学”[J].外国文学研究,2006,28(6):146-152.
-
4郭鹏.中国古代小说传奇性情节的构设[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5,37(1):5-8.
-
5巴登绒波.论当代中国文学作家创作立场的民间转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256-257.
-
6钟志清.以色列的福克纳——约书亚及其作品[J].外国文学动态,1998(5):20-23.
-
7陈礼辉.现代的外衣 古典的内核——评洛夫诗作《午夜削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72-73.
-
8李梦.纯文学的历史演进与价值取向[J].人文杂志,2004(2):132-133.
-
9叶玉芳.文学与政治——王蒙的政治文学情怀[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2(5):109-111.
-
10杨丽丽.浅议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政治叙事[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1(4):95-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