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采煤活动对地下水化学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煤矿开采活动为人类活动提供能源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地表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给人类活动甚至人类健康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迫使人们不得不开展对由煤矿开采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的预防与治理研究。本文综述采煤活动对地下水化学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并结合环境水文地质学及环境学发展的方向,指出该研究存在的问题,给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作者
吴耀国
沈照理
钟佐
机构地区
西北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出处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C00期229-232,共4页
Northwestern Geology
关键词
采煤活动
酸性矿井水
地下水
化学环境
环境水文地质学
地下水污染
分类号
X131.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63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12
1
徐洪展,王生成.
煤矿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J]
.洁净煤技术,2002,8(2):58-60.
被引量:10
2
司书巍.
济三煤矿环境污染防治工程实践[J]
.煤炭科学技术,2002,30(1):32-33.
被引量:3
3
华凤林,王瑚,王则成.
矿山酸性废水的形成机理及防治途径初探[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1(5):55-61.
被引量:20
4
徐效清,徐友宁,李伟.
内蒙古煤矿环境地质问题及其防治对策研究[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3(12):57-59.
被引量:3
5
武强,董东林,石占华,武雄,孙卫东,叶贵钧,李树文,刘金韬.
华北型煤田排-供-生态环保三位一体优化结合研究[J]
.中国科学(D辑),1999,29(6):567-573.
被引量:22
6
崔树军,宋志敏.
煤矿区地质环境灾害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
.灾害学,2000,15(3):67-71.
被引量:17
7
顾则仁.
矿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J]
.煤炭科学技术,1999,27(12):11-15.
被引量:18
8
武强,金玉洁,罗元华,夏镛华,李德安.
北方煤矿山排、供、环保结合优化管理[J]
.煤炭学报,1995,20(1):93-98.
被引量:4
9
阎书春.
煤矿开发中的环境污染现状及其防治[J]
.辽宁化工,1994,23(2):32-35.
被引量:1
10
张仁瑞,陈槐荫.
有关酸性矿井水的几个问题探讨[J]
.能源环境保护,1992(5):15-18.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贾希荣,宁建宏,江永蒙.
国内外煤矿环境保护研究现状及趋势[J]
.煤矿环境保护,1996,10(2):12-15.
被引量:1
2
武强,罗元华,孙卫东,金玉洁,叶贵钧,夏镛华,林曾平.
矿井水的资源化与环境保护——以焦作矿区典型地段为例[J]
.地质论评,1997,43(2):217-224.
被引量:10
3
顾强.煤矿生态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中国煤炭学会1992年年会论文集[M].中国煤炭学会,1992.25-32.
4
叶贵钧 张道.论中国岩溶充水煤矿特征和排供结合[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8,(4):33-38.
5
谭绩文 邵爱军.北方岩溶水盆地排供结合研究的前景分析[J].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86,9(3):347-358.
6
辛奎德 余霈.试论我国北方岩溶大水矿床的排供结合[J].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1986,(3):1-3.
7
高洪烈 林增平.我国煤矿床水文地质区域特征概论[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6,(6):44-47.
8
姜本.北方煤矿岩溶水害防治方法的一种设想[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3,(1):37-41.
9
地质矿产部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回访调查组.岩溶充水矿山回访报告选辑[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10
刘启仁 林蓬琪 等.全国岩溶充水矿山水文地质回该调查评述[J].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1979,(3):29-32.
共引文献
263
1
李振兴.
煤矿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探讨[J]
.中国煤炭地质,2020,32(S01):83-86.
被引量:3
2
杨连宽,何锡祯.
治理煤矿塌陷区,发展生态农业[J]
.江苏环境科技,2004,17(S1):87-89.
被引量:2
3
齐庆新,毛德兵,王永秀,解兴智,陈兵.
矿山地质动力灾害的发生机理与控制途径分析[J]
.地质与勘探,2003,39(z2):94-97.
被引量:9
4
王建春,张高生,刘大胜,王立成.
山东省煤炭开采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J]
.山东环境,2003(5):42-43.
被引量:1
5
孙健,吴彦军.
浅谈人工湿地组成及处理污水机理[J]
.硅谷,2008,1(19):110-110.
被引量:3
6
刘继平,余波平.
人工湿地在湖水净化和中水回用中的应用[J]
.供水技术,2008,2(3):40-43.
被引量:15
7
吴艳宏,王苏民,R.W.Barttarbee.
龙感湖小流域元素时空分布及湿地拦截功能探讨[J]
.湿地科学,2003,1(1):33-39.
被引量:22
8
吴献花,侯长定,王林,李荫玺.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2,18(1):103-105.
被引量:47
9
刘广海,邢立亭,刘元章,赵桂兰.
地下水环境容量评价指标[J]
.有色金属,2010,62(1):109-112.
被引量:3
10
陈雷,郭旭鹏,李威.
人工湿地植物研究[J]
.辽宁化工,2012,41(9):899-90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0
1
李健秀,邢永恒,景丽洁,陈庆福,徐洪军.
以废钡渣为原料制取氯化钡的研究[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1996,13(2):14-18.
被引量:13
2
谢永福,俞文琴,刘苹.
用钡渣制取硫酸钡[J]
.化工环保,1996,16(4):218-221.
被引量:17
3
丁建础.一种酸性废水的处理方法[P].中国专利:2004100920645.2004-11-01.
4
魏建新.
酸性矿井水处理技术综述[J]
.青海环境,1997,7(3):121-124.
被引量:6
5
汤明坤,邢满棣,廖菁,李柏金.
金竹山矿井酸性水处理研究及设计简介[J]
.煤矿设计,1998(5):43-46.
被引量:3
6
崔玉川,杨云龙,谢锋.
煤炭矿井水处理利用技术进展[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0,31(2):1-3.
被引量:40
7
吴耀国,沈照理,钟佐,李广贺.
淄博煤矿区矿井水的化学形成及其模拟[J]
.环境科学学报,2000,20(4):401-405.
被引量:16
8
毛健全,顾尚义.
某钡盐厂钡渣成分研究及渣场污染的综合治理[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9(6):95-103.
被引量:11
9
郭斌,任爱玲,吴根,贾洪伟,藤济林.
钡渣中钡离子的淋溶释放规律[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1,23(3):98-100.
被引量:11
10
刘心中,姚德,董风芝.
粉煤灰处理煤矿酸性废水的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25(2):98-100.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
1
丁建础,姚珺.
利用钡渣处理煤矿酸性废水的实验研究[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32(3):15-16.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王谊平,程谦真.
去除矿井水中F^-和SO_4^(2-)的实验研究[J]
.江苏环境科技,2007,20(A01):18-21.
被引量:4
2
姚珺,赵野.
钡渣处理含磷废水的研究[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8(3):56-58.
被引量:1
3
姚珺,赵野.
钡渣石灰协同作用处理含磷废水的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1):163-165.
被引量:6
4
孙璐,姚一夫.
酸性矿井水的治理方法研究进展[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32(6):38-41.
被引量:1
5
谭洪波,李信,马保国,林超亮,饶崇升.
磨细钡渣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J]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0(3):161-166.
被引量:7
6
刘立柱,贾韶辉,王勇,陈彦翠,张启凡,杨莉.
钡渣在建材产品中的应用及其重金属固化效果研究[J]
.砖瓦,2017(5):25-27.
被引量:7
7
张杨,龙杰凤,李远勋,吴林冬,黎炳前.
表面活性剂对钡渣陶瓷砖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中国陶瓷,2019,55(7):48-53.
被引量:1
8
王海峰,陈雁冰,龙召凤,李仕玉,曾庆果,王家伟.
硫酸钠对钡渣的无害化效果研究[J]
.广州化工,2020,48(4):27-29.
被引量:7
9
陈雁冰,龙召凤,李仕玉,曾庆果,王海峰,王家伟.
硫酸和硫酸铝对钡渣的无害化影响[J]
.矿产综合利用,2022(5):37-41.
被引量:1
10
刘萍,岳勇,李绍华,刘春燕,刘嫦娥,刘峰,焦文涛,马栋.
钡渣处理与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J]
.环境化学,2023,42(7):2359-2371.
被引量:1
1
张逸阳.
采煤活动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概述[J]
.科学咨询,2008(7):48-48.
被引量:5
2
蔡祖煌.
环境水文地质学[J]
.地球科学进展,1992,7(3):84-85.
被引量:1
3
王光亚.
徐州地区采煤活动引发的生态地质环境破坏和防治对策[J]
.江苏地质,2000,24(3):165-169.
被引量:8
4
吴耀国,李云峰,王惠民,王超.
污染河流对沿岸土壤和地下水化学环境的影响——以徐州奎河为例[J]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001,23(2):59-62.
被引量:8
5
罗海波,张志亮,康文慧.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煤矿开采对土壤性质影响评价[J]
.西部资源,2014(6):120-123.
被引量:2
6
申万炎.
浅析煤矿开采水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J]
.科技信息,2008(27).
被引量:1
7
刘英对,王峰.
济南市水文地质特征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分析[J]
.上海环境科学,1998,17(8):31-33.
8
陈梦熊.
环境水文地质学最新发展与今后趋向[J]
.地质科技管理,1995(3):28-32.
被引量:7
9
赵中省.
正交分析在环境水文地质学中的应用[J]
.水文地质技术方法,1990(21):7-12.
10
许猛,周洋,许青松,刘恒.
永城市煤炭开采与加工对地下水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6):62-63.
被引量:1
西北地质
2003年 第C0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