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国地质调查战略地位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8
Thoughts of some problems of raising the strategic position of China's geological survey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60-862,共3页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同被引文献62
-
1刘建朝,薛春纪.实践教学是保证地学教育质量的关键[J].中国地质教育,2004,13(1):24-25. 被引量:54
-
2赖旭龙,唐小丽.英国高等地质教育情况简介[J].中国地质教育,2001,10(1):79-82. 被引量:13
-
3王灿生,严泰杰.英国地质类研究生的培养与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1996,5(4):87-90. 被引量:1
-
4毕思文.地球系统科学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19(3):504-514. 被引量:28
-
5潘桂棠,朱弟成,王立全,廖忠礼,耿全如,江新胜.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作为冈瓦纳大陆北界的地质地球物理证据[J].地学前缘,2004,11(4):371-382. 被引量:218
-
6刘树臣.全球变化与地质科学[J].中国地质,1994,21(9):25-27. 被引量:4
-
7周蒂.CO_2的地质存储——地质学的新课题[J].自然科学进展,2005,15(7):782-787. 被引量:27
-
8赵鹏大,吕新彪,欧阳建平,杜远生,李正元,魏民,吴太山,庞岚.坚持教育改革 培养“五强”地学创新人才[J].中国地质教育,2006,15(1):12-16. 被引量:37
-
9刘闯,史培军.论资源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世界资源研究的问题与对策[J].资源科学,2006,28(3):2-8. 被引量:9
-
10孙枢.CO_2地下封存的地质学问题及其对减缓气候变化的意义[J].中国基础科学,2006,8(3):17-22. 被引量:59
引证文献8
-
1杜玉良,汤中立,蔡克勤,齐文,葛文胜.资源危机矿山解困思考[J].西北地质,2005,38(4):60-64. 被引量:4
-
2余际从,段怡春,赵连荣,沙景华,刘粤湘,储祖旺,曹希绅,承金,徐绍红.我国地质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1,20(1):3-13. 被引量:41
-
3曾杰,李江风.中国基础地质调查现状及其“十二五”需求[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2,29(4):20-26. 被引量:5
-
4李好斌,房晓红,白晋峰.突出区域地质特色 完善基地实践教学体系——对提高山西交城水峪贯地学教学实习质量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3,22(3):98-101. 被引量:1
-
5冯明友,刘小洪.乐育新苗勤耕耘 桃李相映更争春——浅析石油高校地质学专业现状及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5(43):207-208.
-
6张文,刘昕,李国荣,赵文涛,夏楚林.青藏高原梯级习服功能的地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地质教育,2017,26(3):70-74.
-
7程光华,苏晶文,杨洋,赵牧华,王睿.新时代地质工作战略思考[J].地质通报,2018,37(7):1177-1185. 被引量:16
-
8宋淑贞.地勘单位人员结构简析[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6,0(1):54-57.
二级引证文献67
-
1李强.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寻找问题的探讨——以新疆石英滩金矿为例[J].地质与勘探,2009,45(4):409-416. 被引量:3
-
2布玛丽娅.阿不拉,地里夏提.买买提.新疆危机矿山的研究现状及对策[J].新疆有色金属,2010,33(1):41-43.
-
3高殿松,蒲含勇.采用综合手段和方法解决危机矿山接替资源问题[J].中国矿业,2011,20(6):5-8. 被引量:7
-
4李敬霞,李伟.从危机矿山找矿专项看多元投资体制[J].资源与产业,2011,13(5):90-94. 被引量:1
-
5范兴财,范振林.浅论地质类教育人才培养[J].当代经济,2011,28(24):124-125.
-
6肖长来,梁秀娟,高淑贞,苏小四,段长春.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2,21(1):28-33. 被引量:18
-
7沈忠悦,商亮节,潘小青,张志亮.精心设计综合性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结晶学及矿物学”实验课程为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5):92-94. 被引量:22
-
8沈忠悦,李睿,沈晓华,陈宁华.加强地学实习基地建设 培养学生野外工作能力[J].中国地质教育,2012,21(3):64-66. 被引量:2
-
9余涛,杨忠芳,侯青叶,冯海艳,夏学齐.地球化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2,21(3):113-116. 被引量:1
-
10王焰新.构建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本科教育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2,33(10):99-103. 被引量:10
-
1吴显佳.地质大队地质文化建设初探[J].建材与装饰(下旬),2012(5):190-191.
-
2刘学清,李小龙,张梅.地质文化建设构想[J].城市地质,2010,5(4):8-11. 被引量:1
-
3关于开展2007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的通知[J].国土资源通讯,2007(7):4-17.
-
4郑怀友.认识核地质文化的不同侧面[J].中国核工业,2011(7):54-55. 被引量:1
-
5《资源导刊·地球科技版》与您相约[J].资源导刊(地球科技版),2012(3).
-
6王波.中国煤炭消费或已达峰值[J].能源研究与信息,2016,32(3):185-185.
-
7北国九寨沟,迁安山叶口[J].中国建设信息,2012(9).
-
8郭剑峰.融入百里山水画廊 感受亿年地质文化——记北京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J].科技潮,2010(2):58-59. 被引量:3
-
9中国地质学会举办纪念第44个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动[J].科协论坛,2013(6):11-11.
-
10臧敬.传播地球科学知识 传承地质文化——《地球年轮——金钉子的故事》播映新闻通气会[J].地球,2012(1):76-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