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契约法律观及其宪政意义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经典作家在唯物史观基础上深刻阐发了国家服从于社会、权力服从于权利的民主契约法律观。弘扬这种民主契约法律精神,可以消除国家权力的神圣性和贤能性,实现多元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平衡,也可强化宪法的至上性和权威性,确立宪法和法律的民主、自由价值取向,因此,对推进中国民主宪政和法治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
马长山
机构地区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44,共6页
Study & Exploration
关键词
民主
契约
国家
社会
权利
权力
宪政
分类号
D90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086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
潘恩.潘恩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
郑慧.
政治文明:涵义、特征与战略目标[J]
.政治学研究,2002(3):5-17.
被引量:157
6
参见弗里德曼.法律制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3页.
7
马长山.
伦理秩序、法治秩序与公民意识──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意识形态构建[J]
.江苏社会科学,1998(4):42-49.
被引量:37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华农心,韩旭.
重构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的一点设想[J]
.政治学研究,1999(2):1-8.
被引量:9
2
张永强.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J]
.青海社会科学,1997(5):10-14.
被引量:15
3
李步云.
法的应然与实然[J]
.法学研究,1997,19(5):68-77.
被引量:52
4
让-马克.思古德,王雪梅.
什么是政治的合法性?[J]
.环球法律评论,1997,19(2):12-19.
被引量:122
5
马长山.
公民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J]
.社会科学,1993(8):48-51.
被引量:11
6
马长山.
公民意识: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J]
.法学研究,1996,18(6):3-12.
被引量:198
7
宋迎法.
西方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研究概述[J]
.国外社会科学,1995(7):28-31.
被引量:27
8
杨海蛟.
政治文明的层面[J]
.廉政瞭望,2002,0(11):26-27.
被引量:2
9
王中兴.
必须重视和加强政治文明建设[J]
.理论学习与研究,1997(1):27-28.
被引量:22
10
李良栋.
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与人类的政治文明[J]
.科学社会主义,2001(1):19-23.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
3086
1
刘鑫.
近年来政治文明研究述评[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4):33-36.
被引量:1
2
姚万禄.
政治文明视野下的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教育[J]
.社科纵横,2007,22(10):1-3.
3
解惠芳,施晓花,李利平,刘彦.
政治文明研究现状综述[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6-10.
4
王宏.
政治文明入宪要求政治规范化[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05(5):75-78.
5
周良武.
从政治文明发展规律谈我国政治文明建设[J]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3,16(4):5-8.
6
刘长秋,顾华.
儒家传统的生死观与安乐死的合法化[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3(1):23-24.
7
卫国平.
论宪法至上原则[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5):109-110.
8
尚东涛.
论“三大文明”的技术依赖[J]
.探索,2004(4):135-138.
被引量:1
9
叶昌友,金怡顺.
关于政治文明的若干问题[J]
.南京社会科学,2003(S1):318-323.
10
陈飞.
浅议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
.南京社会科学,2003(S1):350-352.
同被引文献
23
1
王智.
价值与价值实现[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2):314-316.
被引量:12
2
张维.
“司法过程”中的动态法因素——解读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3):73-77.
被引量:1
3
罗伯特·霍恩,海因·科茨,汉斯·G·莱塞.《德国民商法导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4
梅因.《古代法》,207页以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
德沃金.《法律帝国》,14页以下,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6
徐听.《论私力救济》,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0-152页.
7
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36页.
8
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91页.
9
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91页以下.
10
切萨雷·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引证文献
3
1
施向峰.
宪政文明视域下科学权力观基本范畴研究[J]
.社科纵横,2008,23(3):21-23.
2
朱全景.
法律的契约性质与司法过程的价值实现[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26(5):141-147.
被引量:1
3
马长山,竹青.
马克思恩格斯民主契约法律观的“理论替换”及其实践反差[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2):17-22.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胥苗苗.
马克思恩格斯的法治国家建设思想:理论渊源、内在逻辑、实践路径[J]
.理论研究,2022(3):23-30.
2
马长山.
法律的“人本精神”与依法治理[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10(4):35-42.
被引量:22
3
谢维营,周春晔,邱忠善.
国家职能新论[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5,18(3):30-34.
4
武经伟,陈炳生.
公民、权利、道德及范式转换[J]
.思想战线,2006,32(6):7-14.
被引量:7
5
张健一.
现代国家认同与国家权力合法性分析--兼与徐勇教授商榷[J]
.东南学术,2008(2):156-163.
被引量:5
6
苗梅华.
民间组织兴起与当代社会秩序转型[J]
.社会科学研究,2010(3):72-78.
被引量:9
7
李妲.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价值意蕴[J]
.求索,2012(4):188-189.
被引量:2
8
朱全景.
法律的契约性质与司法过程的价值实现[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26(5):141-147.
被引量:1
9
马长山.
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公民化与法治秩序[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3):97-102.
被引量:3
10
马长山,李金枝.
青少年法治教育中的公民性塑造[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7(4):88-97.
被引量:35
1
马长山,竹青.
马克思恩格斯民主契约法律观的“理论替换”及其实践反差[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2):17-22.
被引量:10
2
高碧滢.
中国“大部制”改革中的“三权分立”[J]
.法制与社会,2008(26):217-218.
被引量:4
3
柯婷.
法治视野下权利与权力的平衡[J]
.商,2015,0(47):243-244.
被引量:1
4
马长山.
弘扬民主契约法律精神[J]
.求是学刊,1998,25(2):58-62.
被引量:6
5
尤俊意.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实现多元利益和谐统一[J]
.政治与法律,2005(3):3-8.
被引量:10
6
尤春媛.
马克思民主契约法律观与方法论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探索,2011(6):170-174.
被引量:1
7
郑小久.
我看腐败[J]
.焦作大学学报,1997,11(3):10-13.
8
刘博达.
浅析警械使用中警察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制约与平衡[J]
.公安研究,2007,0(5):54-58.
被引量:3
9
张浪.
论司法审查中谦抑与能动的共治——兼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审查[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5):79-86.
被引量:9
10
马光荣.
宪政视角下有限政府的概念探析与建构[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2(4):10-13.
学习与探索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