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契约法律观及其宪政意义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经典作家在唯物史观基础上深刻阐发了国家服从于社会、权力服从于权利的民主契约法律观。弘扬这种民主契约法律精神,可以消除国家权力的神圣性和贤能性,实现多元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平衡,也可强化宪法的至上性和权威性,确立宪法和法律的民主、自由价值取向,因此,对推进中国民主宪政和法治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 马长山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44,共6页 Study & Explor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11

共引文献3086

同被引文献23

  • 1王智.价值与价值实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2):314-316. 被引量:12
  • 2张维.“司法过程”中的动态法因素——解读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3):73-77. 被引量:1
  • 3罗伯特·霍恩,海因·科茨,汉斯·G·莱塞.《德国民商法导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 4梅因.《古代法》,207页以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 5德沃金.《法律帝国》,14页以下,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 6徐听.《论私力救济》,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0-152页.
  • 7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36页.
  • 8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91页.
  • 9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91页以下.
  • 10切萨雷·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