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18世纪中国工赈救荒中的领导与管理措施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8世纪有关救荒的大量文献资料,包括档案、实录、官方的规章制度和成例、荒政方面专题性的文论和手册以及地方志等,记载了18世纪的中国政府为了保证工赈惠及于民,在工赈用人方面建立起一套独特的领导管理和监督办法。由于领导管理措施得当,制度完善,才使纷繁复杂的工赈得以顺利且有效地施行。
作者
牛淑贞
机构地区
内蒙古大学历史系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2-35,共4页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清代
工赈
救荒
分类号
K249.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9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13
1
贺长龄 魏源.清经世文编(下)[Z].北京:中华书局,1992..
2
.乾隆朝上谕档(第1册)[Z].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
3
孙逢亨.永定河志[Z].,..
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录副档荒政类[Z].,..
5
.乾隆朝上谕档(第3册)[Z].,..
6
庆桂.辛酉工赈纪事[Z].嘉庆七年刻本[M].,..
7
.乾隆朝上谕档(第14册)[Z].,..
8
王庆云.石渠余纪[Z].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
9
.清高宗实录[z].上海:中华书局,1986..
10
黄彭年等.畿辅通志[Z].宣统二年刊本[M].台北:华文书局印行,..
共引文献
12
1
孙海泉.
清代赋役制度变革后的地方基层组织[J]
.河北学刊,2004,24(6):171-176.
被引量:4
2
珠飒.
清代汉族移民进入内蒙古地区的原因[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3):29-34.
被引量:1
3
刘朝辉.
嘉庆八、九年间浙江截米案探析[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4):62-67.
被引量:1
4
庄国土.
略论朝贡制度的虚幻:以古代中国与东南亚的朝贡关系为例[J]
.南洋问题研究,2005(3):1-8.
被引量:49
5
牛淑贞.
18世纪清代中国之工赈工程建筑材料相关问题探析[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27(2):52-55.
被引量:4
6
王晓云.
二世策墨林活佛任摄政前后的藏内吏治积弊[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27(4):41-44.
被引量:3
7
徐凯.
清初摄政、辅政体制与皇权政治[J]
.史学集刊,2006(4):33-41.
被引量:7
8
李自华.
试论雍正对学政制度的发展[J]
.史学集刊,2006(5):22-28.
被引量:5
9
周志平,唐亚君.
清代热河地区移民进程分析[J]
.前沿,2006(12):230-232.
被引量:3
10
柏桦,高进.
明清“滥设官吏”罪[J]
.史学集刊,2007(2):27-3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94
1
刘五书.
论民国时期的以工代赈救荒[J]
.史学月刊,1997(2):70-76.
被引量:34
2
钱宗范.
康雍乾三皇帝“藏富于民”经济思想探析[J]
.清史研究,1997(4):63-68.
被引量:3
3
邓金河.
探析建国初期内蒙古的以工代赈政策[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4,22(1):28-30.
被引量:3
4
杨琪,徐林.
试论华洋义赈会的工赈赈灾[J]
.北方论丛,2005(2):98-102.
被引量:9
5
杨世利.
宋朝以工代赈述论[J]
.中州学刊,2005(3):202-204.
被引量:14
6
张国骥.
清嘉道时期的人才危机[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3):101-106.
被引量:2
7
李春梅.
试探清朝前期督抚的陋规收入[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26(4):26-30.
被引量:4
8
牛淑贞.
试析18世纪中国实施工赈救荒的原因[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4):68-72.
被引量:10
9
牛淑贞.
18世纪清代中国之工赈工程建筑材料相关问题探析[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27(2):52-55.
被引量:4
10
张艳丽.
嘉道时期的灾荒与社会[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3):23-2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7
1
牛淑贞.
清代中期工赈救荒资金的筹措机制[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5):108-112.
被引量:5
2
牛淑贞.
清代中期工赈工价相关问题之研究[J]
.兰州学刊,2010(5):191-193.
被引量:3
3
周琼.
乾隆朝“以工代赈”制度研究[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6(4):66-79.
被引量:14
4
方巍.
中国发展性福利实践及其思想的历史与发展[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8(6):100-107.
被引量:4
5
牛淑贞.
清代以工代赈经办人员选任办法及存在问题探究[J]
.史志学刊,2019(2):4-10.
被引量:1
6
杨延宇.
救灾与防灾的中间手段:民国时期的以工代赈[J]
.荆楚学刊,2022,23(6):53-58.
7
牛淑贞.
清嘉道之后对以工代赈人员的奖惩力度及其效能[J]
.农业考古,2019(3):118-122.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王燊成.
灾后失业救助的国际实践及其政策启示[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2(10):39-48.
2
朱玲.
以工代赈思想与实践的演进[J]
.经济思想史学刊,2021(4):3-24.
被引量:2
3
赵磊.
清广州十三行行商卢观恒研究——以《家传》和《墓志》为中心[J]
.国家航海,2021(1):149-162.
4
陈桦.
清代财政与贫困救助[J]
.史学月刊,2010(6):44-50.
被引量:5
5
杉牧.
2009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2):145-157.
6
林枫.
2010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2):142-156.
被引量:1
7
周琼.
乾隆朝“以工代赈”制度研究[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6(4):66-79.
被引量:14
8
闫石.
清代青海湟水流域的灾害研究综述[J]
.商,2015,0(52):56-57.
9
余林媛,王思明.
乾隆帝以工代赈思想内容述论[J]
.中国农史,2016,35(4):60-70.
被引量:2
10
缐文.
从“常平仓”到“就业缓冲储备”——中国经济传统的现代价值探论[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13-23.
1
周江平,刘素娜.
论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领导与管理[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9(2):55-57.
被引量:1
2
阎立新.
略论清前期赋役制度的逐步完善[J]
.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2):79-81.
3
刘慧玲.
郑志文:倡导领导力解放运动[J]
.商务周刊,2001,0(16):50-51.
4
陈金田.
浅议沙皇彼得一世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11):136-138.
被引量:1
5
齐宗庆.
循循善诱 严格要求——缅怀李相符院长[J]
.中国林业教育,2005,0(S1):23-24.
6
张恩耀.
提高县一级干部领导与管理水平 搞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开发[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9(2):53-55.
7
高军.
知人善任、从善如流的齐桓公[J]
.管子学刊,2001(2):81-82.
8
李步云.
张友渔倡导学术宽容[J]
.刊授党校,2008,0(1):14-15.
9
林染.
批评中国婚礼[J]
.现代妇女,1998(6):29-29.
10
郑荣晴.
试论朱元璋开发贵州的措施[J]
.贵州文史丛刊,2008(2):57-62.
被引量:1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