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机床企业一种发展模式之实证分析——兼谈机床技术产业化的策略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特点,企业发展的模式不可能千篇一律,同样,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发展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本文只是对其中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证性分析探讨。
作者
王宪文
出处
《机电新产品导报》
2003年第7期56-57,共2页
Machinery & Electrical New Products Guide
关键词
机床企业
机床技术
产业化
信息技术
发展模式
中国
分类号
F426.4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
1
Porter M E.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 11 ).
2
中国机械工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机械工业年鉴(2000~2002)[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
[美]刘易斯·卡布罗著 胡汉辉 赵震翔 译.产业组织导论[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4
陈循介.
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机床工业发展[J]
.磨床与磨削,2000(2):2-12.
被引量:1
5
李冬茹.
对机床行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思考[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2(4):4-8.
被引量:3
6
杨蕙馨.
进入退出壁垒与国有企业亏损:一个产业组织理论的解释[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5):35-37.
被引量:5
7
金永生.
产业组织理论演变及在中国的研究现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1):5-1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刘庆印,白人朴.
我国锻压机床产业的组织结构与绩效分析[J]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5,40(1):28-3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赵升吨,王军,何予鹏,张志远,邹军.
新型柔性可控传动机构的机械压力机研究[J]
.锻压技术,2005,30(z1):96-102.
2
谢嘉,赵升吨,沙郑辉.
用于机械压力机驱动的电动机发展趋势探讨[J]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9,44(6):13-17.
被引量:7
3
侯晓丽,刘学航.
中国金属切削机床产业组织结构分析[J]
.时代经贸,2011,9(8):42-42.
4
张灏.
浅谈我国的机械压力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J]
.中国科技纵横,2011(18):86-86.
被引量:3
1
吕晓峰(编译).
瑞士中小型精密机床为何能独步世界[J]
.数控机床市场,2009(8):90-94.
2
江魁多.
现代机床技术与我国机床工业的发展方向[J]
.制造技术与机床,1999(8):5-7.
3
陈循介.
世界机床工业将进入新一轮竞争时期[J]
.精密制造与自动化,2005(1):7-8.
4
王宪文.
对我国机床企业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证分析—兼谈机床技术产业化的策略[J]
.机电信息,2002(18):22-23.
5
谭慧(编译).
瑞士中小型精密机床为何能独步世界?[J]
.数控机床市场,2007(5):129-132.
6
现代机床技术与我国机床工业的发展方向[J]
.机械,2007,34(6).
7
宋卫华.
德国机床技术为何能长期居世界前列[J]
.质量与市场,2007(8):33-34.
8
黄秋实.
国防制造:机床工业的新征程——访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梁训瑄[J]
.国防制造技术,2009,0(1):10-11.
9
EASTPO2007为汽车工业提升价值[J]
.中国汽摩配,2007(5):7-7.
10
当前美国机床市场需求状况[J]
.装备机械,2004(3):57-57.
机电新产品导报
2003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