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0~14岁儿童31 d反复再入院独立危险因素干预研究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0~14儿童31 d反复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分析进行干预的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本研究先期通过对2013-2014年出院后31 d再入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9组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为肺炎支原体感染、两联抗生素使用、基础疾病、哮喘、湿疹、被动吸烟、院内感染、家长感染、父母文化;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中6组因素为31 d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肺炎支原体感染、基础疾病、被动吸烟、院内感染、家长感染、父母文化,将之作为对照组。后对2015-2016年10 341例患儿相关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作为试验组,比较两者之间再入院率及相关可干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 2013-2014年共收集9 456例,31 d再入院450例,占总病例数4. 8%; 2015-2016年共收集10 341例,31 d再入院430例,占总病例数4. 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可干预独立危险因素中支原体感染、院感、家长感染在干预后(试验组)在再入院患儿中发生率显著低于干预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针对住院患儿医院应注意积极健康宣教,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规范、足疗程治疗中加强重视,尽量减少患儿被动吸烟比例,积极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对存在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家长及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从而达到降低患儿再入院比率的目的。
出处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9年第9期2028-2030,共3页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基金 扬州市科技局软科学课题项目(YZ201518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二级参考文献178

共引文献1808

同被引文献33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