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墨子》一書,《漢書·藝文志》'諸子略'著錄為'七十一篇',《隋書·經籍志》著錄為:'《墨子》十五卷,目一卷。'自唐宋起,其書先後亡佚十九篇,存五十三篇,成今本《墨子》之祖本。由於歷代少有治《墨》學者,故該書少有人研究。其書文字'錯譌嚴重,幾至不可句讀者'2,但亦由此,使得該書在無意間保存下大量古文字。清代學者已多留意於此。畢沅《墨子注敘》曾說:'先秦之書,字少假借,後乃偏旁相益。若本書,源流之字作‘原’,一又作‘源’;金以溢為名之字作‘益’,一又作‘鎰’;四竟之字作‘竟’,一又作‘境’。皆傳寫者亂之,非舊文。乃若‘賊’百姓之‘殺’字古文,遂而不反,合於遂亡之訓,‘關叔’之即‘管叔’,寔足以證聲音文字訓詁之學,好古者倖存其舊云。”③孫星衍《墨子注後敘》亦曰:此書“古字古言”,通“聲音訓詁之原”.
出处
《诸子学刊》
2012年第1期199-212,共14页
基金
作者承擔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專案——“楚簡文字的文化學研究”的階段性成果(批准號:07JJD74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