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莊子與海德格爾:無用之用、以明、物化 被引量:1

Zhuangzi and Heidegger: The Usefulness of Uselessness, Illumination, and Transienc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首先,筆者探討了海德格爾對於《莊子》的'無用之用'以及老子的無的討論。《莊子》的'無用之用'涉及'以明'的課題,筆者進而研究《莊子》的'以明'的三個面向,對比於海德格爾所説的'解蔽'的真理觀與'澄明'(Lichtung)。莊子闡明'以明'的第一個面向是理論理性的知性分析的面向,以及由概念的相對性而相反相成地更爲全面地掌握物論。第二個面向的'以明'是無的智慧的面向,是莊子所説的'得其環中,以應無窮',在這裏'以明'與'無用之用'的論題具有重大的相關性。第三個面向的'以明'則是葆光、天倪的面向,呼應於《齊物論》一開始所説的'天籟',而關聯於筆者所闡明的'物化'。海德格爾在他對於技術的批判之中,以及他的存有思想的藝術觀(藝通於道)之中,提到了《莊子》的'無用之用',《莊子》的'以明'對於海德格爾來説是如何面對人類的理性的光芒,以及如何進入到'澄明'的林中空地(存有的界域)的問題。筆者此文探討莊子比較於老子的具有特色之處,在於三點:用(庸、無用之用)、心(靈台心)、化(物化)。因此而呈現出莊子哲學具有絶對唯心以及藝術化的傾向,莊子哲學是一種即現象即本體的絶對唯心的現象論。在上述的三個項目之中,本文的重點在於海德格爾與莊子二者在用、心、化的三個論題的對話,簡言之,《莊子》以'無用之用'來恢復靈台心的'以明'之虚靈妙用,從而逍遥乎'道化'之中。海德格爾與《莊子》的對話從1930年貫穿到1960年代以後,海德格爾對於'用'(Brauch)的省思以及對於'解蔽'、'本成發生'(Ereignis)的闡明一一對應於《莊子》所説的用、心、化,海德格爾與《莊子》的對話可謂'兩鏡相照'。
作者 賴賢宗 Lai Xianzong
出处 《诸子学刊》 CSSCI 2018年第2期355-382,共28页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