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企业和学校分属不同的单位类型,企业作为产业链成员,追求的是经济利润最大化。学校作为教育链成员,更加强调它的社会公益性。一味的追求经济利润就会忽视甚至损害社会利益;而片面强调社会公益性又会挫伤市场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关于人才二者却存在共同的利益,产业发展需要使用和依靠人力资源,学校存在需要培养并输送人才,于是人才培养成为各方的利益平衡点。而产教联盟的出现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将企业与学校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生产链和教育链的联合体,目的就是通过人才的培养为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和学校人才培养最优化服务。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关于人才的培养最终都归结在学生的职业属性培育上,这种职业属性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职业素养。因此,如何在产教联盟背景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作者
许雷
方一鸣
Xu Lei;Fang Yiming
出处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4-150,共7页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基金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资助课题"产教联盟框架下的德技并修
工学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编号:B-a/2018/03/21)
主持人:戴世明
方一鸣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混合所有制在高职院校校企融合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17SJB1243)
主持人:方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