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对犯罪者不能“无底线同情”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人们还没从杭州"7·5"、长沙"7·11"两地的公交车人为纵火案惊魂之中缓过神来,7月15日,广州再次发生类似案件。人们不禁惊叹,如此密集的同类案件发生在同样的公共空间,这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3起公交车燃烧案,场面惊人地相似。人们不免会想到作案手段的模仿效应。其实犯罪手段的模仿,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真正难以捉摸的,还是犯罪心理的模仿效应。从去年制造厦门公交燃烧案的陈水总起,舆论就一直呈现出一种角力和扭曲的态势。一方面对逝者寄予同情,一方面细究制造公交暴力事件的犯罪分子,寻找犯罪动机。甚至有时候,无辜的逝者无人问津,而犯罪分子的家门已被各路媒体几近踏破。
作者 刘雪松
出处 《浙江人大》 2014年第8期45-45,共1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