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陌生人”:从秩序的他者到新秩序 被引量:10

Stranger: Fron the Other of Order to the New Order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熟人群体-陌生人"的分析框架下,陌生人构成了由作为主流社会的熟人群体所代表的秩序的他者。今天的社会则是一个陌生人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不是"熟人-熟人"关系,也不是"熟人-陌生人"关系,而是"陌生人-陌生人"关系成了社会的主导关系,由此,需要相应地构建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秩序。作为社会关系、社会运行的一种稳定而持续的形态或者说格局,秩序包含着客观事实与伦理规范两个层面。具有功能联系的间接性和单一性、关系形态的普遍性、交往的不确定性等特征的客观的"陌生人-陌生人"关系构成了新秩序的事实层面;而与此相应的伦理规范、道德精神,包括在直接关系中强调消极义务的义务观、普遍主义取向的处事原则、依赖于第三方机构(执法机构)的存在和有效运行的信任、更多地依靠正式制裁来锻造型塑的守信依规行为习性等,则构成这种新秩序的规范性层面。
作者 王小章 Wang Xiaozhang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7-184,共8页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构 情感与道德:道德社会学的探索"(18BSH010)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2

  • 1贝克.《何谓工业社会的自我消解和自我威胁》,载乌尔里希·贝克,安东尼·吉登斯,斯科特·拉什.《自反省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和美学》,第232页.
  • 2王小章.公民权利、市场的两重性和社会保障[J].学术论坛,2007,30(7):131-136. 被引量:16
  • 3T.H.马歇尔.《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载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等著.《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郭忠华、刘训练编,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 4王丹阳等.《中国进入“全民焦虑”时代?》,《广州日报》2012年2月22日A9版.
  • 5冯婷.《城市中等收入群体社会心态研究--基于杭州市的调查》,未发表调查报告(提交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 6杨铮.《近四成欧洲人精神有障碍》,http://fashion.ifeng.com/a/20110906/8978681-0.shtml.
  • 7赫伯特·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节选),张燕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外国哲学研究室编.《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347页.
  • 8刘维公.《布尔迪厄与生活风格社会学研究:兼论现代社会中的社会学危机》,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学系.《社会理论学报》1999年秋季号.
  • 9王小章.风险时代的社会建设[J].浙江社会科学,2010(3):65-71. 被引量:17
  • 10王小章,冯婷.集体主义时代和个体化时代的集体行动[J].山东社会科学,2014(5):45-51.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86

同被引文献140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3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