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建立的胃肠动力障碍动物模型,为胃肠动力障碍疾病研究中动物模型的建立、选择与实际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8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8组,每组10只。A组空白对照组;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组;C组生理盐水灌胃组;D组甘草煎剂造模组;E组肢体缺血-再灌注造模组;F组冰水刺激造模组;G组阿托品造模组;H精氨酸造模组。造模结束后,测定实验小鼠胃内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比较各组胃肠动力障碍的发生程度。结果各组模型小鼠胃内残留率分别为:A组43.5%,B组42.6%,C组42.1%,D组70.7%,E组57.2%,F组56.4%,G组59.5%,H组66.2%;各组模型小鼠小肠推进率分别为A组90.7%,B组89.1%,C组89.3%,D组62.2%,E组75.9%,F组71.5%,G组68.1%,H组72.1%。结论甘草煎剂造模组出现胃肠动力障碍最明显,造模可靠。
出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479-4480,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B021800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