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提升管反应器结焦问题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
1
Solution for coking problems in lifting reactor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反应器内的结焦问题进行分析、对新型预提升器技术应用以及其它措施的实施 ,解决了提升管内的结焦问题 ,为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高效益长周期运行创造了条件。
作者
党飞鹏
张漪芳
王小强
苑乃奎
机构地区
长庆油田第一助剂厂
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
克拉玛拉依石化公司
出处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04年第1期64-65,共2页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关键词
反应器
提升管
结焦
分类号
TQ052.5 [化学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
1
党飞鹏,张宏伟,汤官俊,姚呈琪,刘智祥.
再生线路改造及新型预提升器在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应用[J]
.炼油设计,2002,32(6):10-13.
被引量:3
2
张立新.
我国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方向[J]
.炼油设计,2001,31(3):1-5.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4
1
Balka J W.Hydrocarbon Aisa 2000,(5):38 -42
2
Joseph W W.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Technology and Operation. Tulsa Oldahoma: Pennwell Publishlng Company, 1997.66-70
3
刘献玲.
催化裂化提升管新型预提升器的开发[J]
.炼油设计,2001,31(9):31-35.
被引量:9
4
钟孝湘,张执刚,黎仕克,康飚.
催化裂化多产液化气和柴油工艺技术的开发与应用[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1,32(11):1-5.
被引量:49
共引文献
17
1
王荷蕾,高金森,徐春明,高岱巍.
催化裂化沉降器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分析[J]
.过程工程学报,2004,4(z1):639-644.
被引量:1
2
孟凡东,常剑,王龙延,闫鸿飞.
催化裂化低温接触大剂/油比理论与工艺开发[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0,26(S1):41-50.
被引量:11
3
李立权.
提高我国加氢裂化工程技术的对策思考[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0,26(S1):51-58.
被引量:5
4
刘冬梅,刘博,王海彦,马骏,魏民.
烯烃催化裂化制丙烯的技术进展[J]
.工业催化,2005,13(10):6-10.
被引量:2
5
王刚,高金森,徐春明,冯钰,曾海.
提升管反应器中催化裂化与热裂化反应的模拟[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2):110-114.
被引量:5
6
高金森,徐春明,卢春喜,毛羽.
对重油催化裂化反应历程的若干再认识——“新型多区协控重油催化裂化技术MZCC”的提出[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6,36(12):1-6.
被引量:22
7
徐凤宜,丁烽,曹慧.
用DOCO Ⅰ催化剂降低汽油烯烃含量方法探讨[J]
.炼油与化工,2007,18(1):20-22.
8
刘翠云,冯伟,张玉清,张建成,刘献玲.
FCC提升管反应器新型预提升结构开发[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7,37(9):24-27.
被引量:9
9
凌逸群,王刚,曹东学,徐春明,高金森.
RFCC过程干气和焦炭的生成规律及减少其产率的研究[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9,25(5):614-618.
被引量:3
10
李昊,赵德智,孟凡东,宋官龙,闫鸿飞,陈曼桥,樊麦跃,武立宪.
催化剂—汽油间接换热系统传热特性研究[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2,25(5):29-34.
同被引文献
15
1
鄂承林,范怡平,卢春喜,徐春明.
提升管喷嘴进料段内油、剂两相接触状况研究[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8,22(3):447-453.
被引量:12
2
范怡平,蔡飞鹏,时铭显,徐春明.
催化裂化提升管进料段内气、固两相混合流动特性及其改进[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4,20(5):13-19.
被引量:24
3
鄂承林,范怡平,卢春喜,徐春明.
喷嘴进料对提升管进料段内颗粒浓度径向分布的影响[J]
.过程工程学报,2008,8(1):18-22.
被引量:8
4
钟孝湘,侯拴弟,郑茂军,许克家,李松年.
抗滑落提升管反应器流体力学性能的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0,31(7):45-50.
被引量:20
5
王维,洪坤,鲁波娜,张楠,李静海.
流态化模拟:基于介尺度结构的多尺度CFD[J]
.化工学报,2013,64(1):95-106.
被引量:25
6
汪申,时铭显.
我国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系统设备技术的进展[J]
.石油化工动态,2000,8(5):46-50.
被引量:22
7
陈昇,王维,闫子涵,卢春喜,范怡平.
基于EMMS曳力模型的提升管进料混合段模拟[J]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14,30(1):71-78.
被引量:5
8
王钊,闫子涵,范怡平,卢春喜.
催化裂化提升管进料混合段研究进展[J]
.当代化工,2015,44(5):997-1000.
被引量:2
9
李晨,范怡平,贾海兵,黄世平,范瀚文.
提升管反应器中颗粒浓度径向分布的力学特性[J]
.过程工程学报,2016,16(4):541-548.
被引量:5
10
范怡平,卢春喜.
催化裂化提升管进料段内多相流动及其结构优化[J]
.化工学报,2018,69(1):249-258.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
1
许峻,范怡平,钱筱婕,闫子涵,卢春喜.
催化裂化提升管进料段喷嘴射流运动-扩散特性的分析[J]
.化工学报,2020,71(4):1450-145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周帅帅,乔聪震,杨浩,田亚杰,蒲彦锋,刘梦溪,卢春喜.
合成吡啶碱的新型耦合反应器进料段流动行为[J]
.中国粉体技术,2021,27(3):35-42.
2
许峻,王智峰,侯凯军,高永福,范怡平,卢春喜.
双层喷嘴进料提升管内气固流动混合特性的大型冷模实验研究[J]
.化工学报,2021,72(8):4019-4029.
被引量:1
3
张智亮,牟沛,李文军,陈海军.
双层喷嘴提升管油剂间传质传热特性研究[J]
.石油机械,2022,50(6):114-120.
被引量:1
4
陈昇,王梦钶,鲁波娜,李秀峰,刘岑凡,刘梦溪,范怡平,卢春喜.
原料油汽化特性对催化裂化反应结焦过程影响的CFD模拟[J]
.化工学报,2022,73(7):2982-2995.
被引量:4
1
孙学良.
万吨级软质炭黑反应炉的发展及应用[J]
.炭黑工业,2005(3):9-11.
2
仲跻华,郝兰忠.
螺旋提升器提升量公式的探讨[J]
.化工设备设计,1991(2):22-27.
3
在流化催化裂化装置中C6循环用于生产丙烯[J]
.国内外石油化工快报,2006,36(6):30-30.
4
吴江涛,包宗宏.
二聚-解聚法制备高纯双环戊二烯的技术进展[J]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5,26(5):7-10.
被引量:12
5
李小珣,刘佳伟.
甲醇合成催化剂使用效果的影响和对策分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37(3):86-87.
6
于成烈.
倡议[J]
.乙烯工业,1990,0(1):61-61.
7
马鹏飞,吴成斌,李复员.
裂解气压缩机结焦原因分析及改造[J]
.化工机械,2009,36(2):150-153.
被引量:9
8
李万仁.
电厂锅炉结焦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J]
.中国科技博览,2015,0(31):70-70.
9
周巍.
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结焦问题研究与对策[J]
.乙烯工业,2011,23(3):47-49.
被引量:2
10
日本开发甲烷重整生产CO和H2用新型催化剂[J]
.浙江化工,2003,4(3):30-30.
石油化工设备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