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公共领域的建立——以央视《新闻1+1》节目为例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自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公共领域'概念被引入中国后,对中国的新闻理论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产生影响的还有中国的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本文以电视评论节目为例进行分析,以央视王牌节目《新闻1+1》为例。进而研究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为平台,公共领域如何构建的问题。
作者
程梦婷
机构地区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电视指南》
2017年第13期50-50,共1页
TV Guide China
关键词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公共领域
民生
公共性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61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詹世友.
公共领域·公共利益·公共性[J]
.社会科学,2005(7):64-73.
被引量:66
2
李琦.
困惑与突围: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现状与前瞻[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6):116-120.
被引量:9
3
陶嘉琦.
央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特色评析[J]
.媒体时代,2012(4):66-69.
被引量:4
4
陈勤奋.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及其特点[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9(1):114-121.
被引量:94
5
熊光清.
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特征与前景[J]
.教学与研究,2011(1):42-47.
被引量:52
6
杨嵘均.
论虚拟公共领域对公民政治意识与政治心理的影响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形塑[J]
.政治学研究,2011(4):101-113.
被引量:45
二级参考文献
55
1
张志东.
中国学者关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
.近代史研究,1998(2):298-307.
被引量:25
2
陈秀梅.
电视时评栏目的发展特色[J]
.中国记者,2004(7):71-72.
被引量:5
3
唐棣.
直播状态: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生存方式[J]
.电视研究,2004(7):67-67.
被引量:1
4
唐宁.
重振电视新闻评论的影响力[J]
.电视研究,2004(8):39-40.
被引量:3
5
严义英.
电视新闻评论的两极走向[J]
.中国记者,2004(10):60-61.
被引量:4
6
孙允.
《今晚特别点击》:打造城市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新模式[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10):39-40.
被引量:3
7
张一兵.
从自恋到畸镜之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J]
.天津社会科学,2004(6):12-18.
被引量:71
8
杨嵘均,张浩书.
网络时代“政治人”的政治心理及其人格的变化[J]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0(1):63-66.
被引量:6
9
徐世甫.
主体技术·拟象·公共领域——论虚拟社区[J]
.南京社会科学,2006(5):106-113.
被引量:23
10
傅永军,汪迎东.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三论[J]
.山东社会科学,2007(1):5-9.
被引量:34
共引文献
261
1
李贝贝.
女性公共安全议题中的舆情特点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20,0(5):68-69.
被引量:1
2
吴佳怡,于鹏亮.
网络辩论类节目作为媒介公共领域的理想与现实——以《奇葩说》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23,9(4):115-118.
3
许身健,张涛.
个人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的法理基础与制度完善[J]
.法学论坛,2023,38(1):95-110.
被引量:35
4
袁靖华,邓洁.
全球网络FTY的“寡头垄断铁律”:特性、根源及破解之道[J]
.传媒论坛,2023,6(15):24-29.
5
宋洁钰.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公共空间意识的再理解——基于现代化理论的再思考[J]
.中国科技投资,2020(10):37-38.
6
李小兰.
公共理性:协商、公共服务与协同善治[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1):136-140.
被引量:13
7
陈琳.
论香港陪审制度的“公共领域”属性及其对内地的启示[J]
.研究生法学,2012,27(1):47-54.
8
王浩斌,王飞南.
市民社会:“契约性”社会自治与人的本质表现样态之历史嬗变[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3):19-23.
被引量:7
9
李沫.
服务型政府的公共伦理要素解析[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3):29-32.
被引量:2
10
陈建平.
“新公共服务”的公共理性诉求[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8(2):61-68.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
1
郭毅.
建设性新闻:概念溯源、学理反思与中西对话[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1):72-77.
被引量:29
2
何昌志.
论独家话语权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运用——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1+1》为例[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26(3):101-103.
被引量:2
3
赵彦红.
对话传播的理论探索与现实聚焦[J]
.东南传播,2018(7):49-5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梁波.
对话与建构:抗疫报道舆论引导理念与实践——以《新闻1+1》为例[J]
.青年记者,2020(36):70-71.
1
曾晨.
“中美贸易战”报道的议题设置特征——基于《新闻1+1》的节目分析[J]
.视听,2019(8):194-195.
被引量:1
2
郭勇鸿.
浅谈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趋势——以央视《新闻1+1》为例[J]
.记者摇篮,2019,0(7):21-22.
3
谢文烨.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评论节目发展浅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103-103.
4
刘虓.
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评论节目怎么做[J]
.视听,2018(12):35-36.
5
申宁.
电视评论节目如何步入融媒体时代[J]
.新闻研究导刊,2018,9(20):249-250.
6
窦海文.
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及手段研究[J]
.精品,2019(5):259-259.
7
王玉娇.
以《新闻1+1》为例谈电视新闻节目精品化[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0(8):71-72.
8
申兴华.
浅谈主持人语言样态在不同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中的体现——以《新闻1+1》和《马后炮》为例[J]
.视听,2019(7):159-160.
被引量:1
9
蒋玮.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形式与叙事的分析[J]
.电视指南,2017,0(14):57-57.
10
赵曙光,邵澜.
电视新闻评论员“剥洋葱”式心理研究——以《新闻1+1》为例[J]
.新闻前哨,2018(12):80-81.
电视指南
2017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