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诗》亡然后《春秋》作”与战国“处士横议”——论孔子《春秋》学对战国诸子的开启与引领

“The Spring and Autumn was Written after the Ending of Songs” and “Reclusive Scholars’ Political Discussion”: A Study of How Confucius’ Spring and Autumn Annuals Initiated the Warring-State Political Prose Writing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孟子说'《诗》亡然后《春秋》作',自汉代以后人们多理解成《诗》和《春秋》两个文本的依次出现,无论怎么界定'亡'与'作'的时间,都纠结难通。究其原因,是后人把'《春秋》作'的'作'误解成孔子对《春秋》文本的撰作或编次。从《孟子》及先秦语境考察,'《春秋》作'之'作'是开创、兴起的意思,指孔子以评论《春秋》的方式开启战国'处士横议'的新时代。他以《春秋》'正名'的历史担当和革新精神为战国诸子所继承、发扬,其'见之于行事'直接影响了诸子散文的论辩方式。
作者 董芬芬 DONG Fen-fen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33,共8页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春秋》《左传》文本的性质、生成及关系研究”(17BZW07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3

共引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