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苏词破体实践与“要非本色”:词体“文学性”建构的内在转向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宋代是一个文体兼备的时代,各文体之间相互打通形成的'以诗为词''以文为诗'和'以论为记'等破体尝试,成了宋代文学创作实践和文体理论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正如王水照先生所说:'在宋代,文体问题无论是在创作中或在理论上都被提到了一个显著的突出地位。一方面极力强调‘尊体’,提倡严守各文体的体制、特性来写作;一方面又主张‘破体’,大幅度地进行破体为文的种种尝试,乃至影响了宋代文学的整体面貌。两种倾向,互不相让,而又错综纠葛,显示出既激烈又复杂的势态。”[1]64由此也形成了宋代文学史上几桩著名公案,尤其是苏轼“以诗为词”的破体创作实践对宋词内部的发展影响以及由此而来的“要非本色”等理论诉讼,至今仍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
作者 杨吉华
出处 《中国苏轼研究》 2017年第1期269-281,共13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