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苏轼抒情记叙文悲剧意识和审美体认探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古文从先秦诸子之文发展到清代桐城派散文,具有符合历史特点的审美品格和时代哲思,宋代散文经过唐宋古文运动表现出重文和重意两种审美倾向,而苏轼的书信、记、序跋、随笔和散文赋在内的抒情记叙文摆脱了魏晋散文'浮巧轻媚丛错采绣'的浮艳之风,又避免了唐宋古文运动造成的'用意过当,求深者或至于迂,务奇者怪癖而不可读'的艰涩之弊,[1]1423自然为文,在'文理自然,姿态横生'[1]1416的创作中表现出对自然、宇宙、历史以及世俗生活的审美态度。
作者 王冉
出处 《中国苏轼研究》 2018年第1期93-105,共13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项目批准号:16XNL00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9

  • 1陈铁民.《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409-410页.
  • 2卞孝萱校订.《刘禹锡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04页.
  • 3吴在庆.《杜牧集系年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第1152页.
  • 4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
  • 5《张载集·近思录拾遗》,中华书局1978年出版,第377页.
  • 6褚仲君.《刘长卿诗编年笺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3,210页.
  • 7唐·许浑.《丁卯集笺证》,罗时进,笺证,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25,709,295,311页.
  • 8宋·秦观.《淮海集笺注》,徐培均,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63,45页.
  • 9《李长吉歌诗编年笺注》,吴企明,笺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10,23,664,679,21,229页.

共引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