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重要保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认识与实践
被引量:4
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2,共2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80
-
1文茂伟.西方新领导理论:兴起、发展与趋向[J].社会科学,2007(7):98-111. 被引量:7
-
2于洪生.领导哲学的学科定位及其基本功能分析[J].理论探讨,2004(4):66-69. 被引量:2
-
3雷达,彪晓红.重要的问题在于贯彻好民主集中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4(13):13-14. 被引量:4
-
4姚成荣.用战略眼光审视高校领导管理体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4(15):20-20. 被引量:1
-
5毕宪顺.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耦合及机制创新[J].教育研究,2004,25(9):30-36. 被引量:45
-
6范亚平.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提高领导干部总揽全局的能力[J].求实,2004(12):28-30. 被引量:2
-
7李卫红.总结经验 把握规律 指导实践——也谈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4(24):3-5. 被引量:7
-
8李承先.高校行政学术化——我国高校内部权力整合模式初探[J].江苏高教,2003(2):32-33. 被引量:25
-
9刘兰芬.“生态型领导”模式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J].理论探讨,2005(5):96-98. 被引量:4
-
10孟慧.认真性与下属工作满意感——变革型领导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05,28(5):1237-1239.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25
-
1范鹏飞,胡显峰,师旭超,王东梅,杨礼林,卞刘振.高校党建工作在工程认证中协同性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1(4):135-136.
-
2刘亚荣.我国高校学术自主权变迁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7):37-42. 被引量:19
-
3张应强,程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30年的回顾与展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6):32-38. 被引量:19
-
4谭萍芬,蔡少华,章新友.浅谈加强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J].企业导报,2009(5):167-168. 被引量:2
-
5公磊.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高校内部行政管理改革的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11):64-67. 被引量:5
-
6郑菲菲,胡蕴实.试论人本管理在我国高校管理中的必要性[J].绥化学院学报,2010,30(1):149-151. 被引量:2
-
7陈何芳.论高校“学术自由”机制的建立[J].教育学术月刊,2010(3):48-51. 被引量:5
-
8徐远火,姜娜.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权力整合与制度创新[J].经济体制改革,2010(3):171-174. 被引量:6
-
9杜旭林.试论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改革之道[J].职业教育研究,2010(7):56-57.
-
10康宁.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指标体系研究——以中国高等教育学术治理变迁为例[J].复旦教育论坛,2011,9(1):21-27. 被引量:4
-
1管华诗.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4(20):18-20. 被引量:10
-
2郭文.加强自主创新 推进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J].石油教育,2006(3):58-60.
-
3吴德星.推进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战略思想和规划[J].中国高等教育,2008(12):15-18. 被引量:5
-
4吴红英,彭显彪.以人为本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础[J].领导科学论坛,2007(2):12-13.
-
5张宗恩,宁波.我国高校的结构变迁与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10(3):11-14. 被引量:3
-
6刘金立,郭亚贞.图书馆发展对促进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思考——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3):142-144. 被引量:3
-
7宁波.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0(1):2-2.
-
8宁滨.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9(8):4-7. 被引量:33
-
9王水清.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建设[J].未来与发展,2005,26(1):35-38. 被引量:7
-
10孙兴文.大学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校园的特征探析[J].石油教育,2007(3):6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