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爱情至上与人的觉醒——论哈萨克族爱情叙事长诗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自然界有它的气候,气候的变化决定这种或那种植物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这种或那种艺术的出现。"哈萨克族爱情长诗大多诞生(定型)于封建社会这一异化与反异化斗争激烈的特殊时期,在这些诗歌中,爱情并非是人类虚设的东西,追求美好的爱情,是人与异化社会的抗争。从哲学和美学意义上讲,哈萨克文学中爱情题材的发掘,尤其是悲剧主题的深化,悲剧意识的增强,是更深刻的"人的觉醒"。
机构地区 伊犁师范学院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20-122,共3页 Writer Magazine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6

  • 1山林,常世杰整理.萨里哈与萨曼[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1980.
  • 2[法]萨特.存在与虚无[A],存在主义哲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3.
  • 3山林,常世杰整理.萨里哈与萨曼.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1980.
  • 4吾尔阿赞拜、阿布都热西提主编.哈萨克的爱情达斯坦,第2册[M].2006,4.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
  • 5加孜拉.热哈得力.浅析哈萨克族习惯法的变迁[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2):16-18. 被引量:5
  • 6范学新.论哈萨克族叙事长诗的艺术特色[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3):29-3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