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强攻错位 救赎乏力——解读余华小说《兄弟》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小说《兄弟》是余华蛰伏十年的转型之作。在小说中,作者对人在精神狂热和浮躁纵欲的时代是堕落其中还是寻求精神超越进行了思考和探索,表现出一个严肃作家对社会问题的精神承担。但作品存在着在表现"文革"时代精神时,由于"正面强攻"的错位而只表现出了"命运惨烈",并未挖掘出"精神狂热"的时代精神本质的问题;作品以兄弟亲情救赎人性堕落的探索,既是对其中期创作主题的重复,又显幼稚无力。
作者
林淑红
机构地区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9-20,共2页
Writer Magazine
关键词
余华《兄弟》
面貌芜杂
重复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3
1
张红岩.
半个《兄弟》,半个余华[J]
.中国图书评论,2006,29(1):8-10.
被引量:1
2
余华,张英.
余华:《兄弟》这十年[J]
.作家,2005,0(11):2-11.
被引量:19
3
叶立文.
颠覆历史理性——余华小说的启蒙叙事[J]
.小说评论,2002(4):40-45.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31
1
张旭东.
在时间的风暴中叙述——读余华的《兄弟》[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2):1-37.
被引量:7
2
钱春芸.
在生存与死亡中成长——论《在细雨中呼喊》和《兄弟》的成长主题[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3(1):92-95.
被引量:6
3
彭爱华.
近十年余华研究述评[J]
.宜宾学院学报,2006,6(4):58-62.
被引量:4
4
富华.
历史的消解与重构——略论《故事新编》的历史意识[J]
.浙江社会科学,2007(2):186-190.
被引量:1
5
张丽军.
“消费时代的儿子”——对余华《兄弟》“上海复旦声音”的批评[J]
.文艺争鸣,2008(2):127-132.
被引量:11
6
王吉鹏,吉瑞.
余华小说中的鲁迅因子[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2):35-38.
7
赵书影.
先锋文学的本土化探索——对余华小说转型的思考[J]
.南方论刊,2008(3):96-97.
被引量:5
8
苗珍虎.
余华小说中“叙述的和声”[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4,24(1):32-34.
被引量:2
9
王忠信.
“文革”记忆与余华先锋小说的暴力倾向[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21-22.
被引量:1
10
林淑红.
余华创作真正转型及其成败得失的思考[J]
.社科纵横,2009,24(4):111-11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2
1
徐济民.
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J]
.时代文学,2009(4):17-18.
被引量:1
2
严光德.
“家”与“漂游”的二重奏——试析余华小说中的两个主题意向[J]
.时代文学,2009(17):158-159.
被引量:1
3
王林.
论余华《活着》的叙事艺术[J]
.青年文学家,2009(12):51-52.
被引量:4
4
张无畏.
从《兄弟》看余华小说中的苦难问题[J]
.成功,2009(2):288-289.
被引量:3
5
萧然.
近观美国[J]
.全国新书目,2009,0(19):32-32.
被引量:1
6
杨小滨.
欲望主体与精神残渣 对《兄弟》的心理-政治解读[J]
.上海文化,2009(6):24-38.
被引量:6
7
杨婷.
《活着》的道家思想初探[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193-194.
被引量:4
8
龚叶芳.
从精英向大众撤退——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余华创作的转型现象[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2):350-351.
被引量:1
9
叶淑媛.
论余华小说“活着”意象的意义[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1):148-151.
被引量:5
10
王艳艳,高淮生.
孤寂的童年与冷酷的写作——论童年经验对余华小说创作的影响[J]
.电影文学,2009(3):135-13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史莉娟,刘琳.
在裂变与沉淀中行进——2009年余华研究综述[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5):57-64.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8
1
赵自云.
先锋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合法性地位的建构[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3):90-94.
2
王永兵.
从川端康成到卡夫卡——余华小说创作的转型与新时期小说审美范式的变化[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2):21-28.
被引量:8
3
宋立国.
试析余华《兄弟》的创作困境[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13(4):23-25.
4
谢国平.
人性的异化与爱的救赎:余华小说人物的精神世界[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4):25-27.
5
姜晶.
余华转型的契机——谈《在细雨中呼喊》中的生命尊严[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0(2):15-16.
6
冯亚.
关于余华小说主题研究[J]
.艺术科技,2015,28(12):19-19.
被引量:1
7
张爱华.
《活着》电影改编与小说原著的苦难方式[J]
.电影文学,2017(5):117-119.
被引量:1
8
张玥.
试论余华小说叙事视角的变化[J]
.小品文选刊(下),2015,0(12):36-36.
1
正面强攻精神生活[J]
.收获,2014(8):140-141.
2
徐则臣.
致沉默的生活[J]
.作家,2015(7):34-36.
3
夏佑至.
“权大于法”引发的恐慌[J]
.现代阅读,2010(9):33-33.
4
魏岚.
关于《兄弟》[J]
.科技信息,2008(8):145-145.
5
王珍珍.
荒诞中的生存追问——从余华《第七天》对社会新闻的借用谈起[J]
.山花(下半月),2015,0(9):124-126.
被引量:1
6
李颜平.
浅析《路》的异化主题[J]
.青年文学家,2012,0(10X):25-25.
7
吴婷.
“历史”的背后——从《湘行散记》中的“不变”与“变”看沈从文的“历史观”[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36(7):94-97.
8
李传友,宋睿.
同是城市流浪者,人生之路各不同——《骆驼祥子》与《米》之比较[J]
.菏泽学院学报,2013,35(4):41-44.
被引量:1
9
刘汀.
余华与《第七天》:从正面强攻到正面佯攻[J]
.中国图书评论,2013,36(9):41-46.
被引量:2
10
司振龙.
美丑失衡 救赎乏力——评余华的小说《兄弟》[J]
.湘南学院学报,2007,28(4):44-46.
作家
2009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