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何处有自由——评拉尔夫·艾里森的《广场上的宴会》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美国著名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的短篇小说《广场上的宴会》,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该作品在艺术上力图超越对种族歧视现象的情绪化渲染,以冷静理性的笔调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追求作品的艺术性,从而揭示出美国"自由"的实质。
作者
赵萍
机构地区
成都大学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85-86,共2页
Writer Magazine
基金
成都大学校基金项目,编号为校基金2008XJR208
成都大学《英美文化》精品课项目
关键词
宴会
黑奴制
自由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艾丽斯·沃克作品欣赏[J]
.美文(少年散文),2009(4):31-34.
2
于涵.
挣脱黑奴制意识的牢笼——简评《宠儿》的主题[J]
.青春岁月,2011,0(18):261-261.
3
卞少辉,薛波.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解读托尼·莫里森的《宠儿》[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1):87-87.
4
李美芹.
《看不见的人》中黑人的自我异化[J]
.广西社会科学,2002(5):191-192.
被引量:13
5
张丽华.
论《看不见的人》中的“眼睛”意象及其象征意义[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4(4):19-21.
被引量:3
6
张雯.
论《看不见的人》中的主人公成长历程[J]
.魅力中国,2010(23):290-290.
7
叶慧.
浅析《看不见的人》中事物的象征意义[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86-187.
被引量:1
8
叶慧.
《看不见的人》中的“眼睛”意象解读[J]
.长城,2014,0(01X):84-85.
9
翟耀,武娜.
拉尔夫·艾里森《看不见的人》的深刻寓意[J]
.文学教育(中),2014(1):52-52.
10
王晓辉.
探寻《看不见的人》中的象征意义[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11(5):97-98.
被引量:2
作家
2009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