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陌生化手法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美国著名现代派女诗人中,伊丽莎白·毕晓普以其独特的诗歌创作手法在20世纪美国现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她的诗歌创作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诗人善用陌生化手法,在熟悉的事物中创造陌生的效果,在平凡中寓示着新意。毕晓普诗歌中的陌生化手法主要体现在对诗歌意象的陌生化、诗歌环境的陌生化和诗歌叙事角度的陌生化三个方面。
作者
杨华
机构地区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X期142-143,共2页
Writer Magazine
关键词
伊丽莎白·毕晓普
陌生化
诗歌
新意
分类号
I712.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张淑卿.
《麋鹿》:生命旅程的天籁之音[J]
.学术交流,2012(12):208-210.
被引量:1
2
庞密香.
沉默的歌者——伊丽莎白·毕晓普和她的代表作《鱼》[J]
.译林,2008(6):185-187.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雷武铃(译).
美国女诗人尹丽莎白·毕晓普小辑——麇鹿(外一首)——给格瑞斯·布尔默·鲍威尔[J]
.世界文学,2012(3):256-266.
被引量:1
2
卫·威尔,雷武铃(译).
伊丽莎白·毕晓普:谈话录和课堂笔记[J]
.世界文学,2012(3):267-29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
1
刘青青.
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生态主义的体现——以《鱼》为例[J]
.青年文学家,2017,0(11Z):97-98.
被引量:1
1
徐蕾.
论毕晓普诗歌中水意象的心理机制[J]
.外国文学研究,2009,31(2):47-55.
被引量:4
2
杨华.
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社会意识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129-130.
3
罗雅琴,何树.
一种制衡的技艺——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视角转换分析[J]
.外国语言文学,2006,23(4):270-273.
被引量:5
4
伊丽莎白·毕晓普,木也.
伊丽莎白·毕晓普诗选[J]
.诗林,2014(2):85-88.
5
吴远林.
“用视觉去思考”——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的视觉艺术[J]
.外国文学,2015(5):15-22.
被引量:5
6
杨华.
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女性意识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7):92-93.
被引量:1
7
施玮.
细节营造诗性的眼镜——毕晓普诗歌译后感[J]
.江南(诗),2012(3):81-81.
8
范莉.
管窥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创作特点[J]
.济宁学院学报,2011,32(2):67-70.
被引量:2
9
何云英.
寻找的焦虑:从身份认同视角解读伊丽莎白·毕晓普的《北与南》[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14):46-47.
被引量:2
10
赵增虎.
行走的诗人,流动的歌——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动态美探析[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1(5):111-115.
被引量:1
作家
2014年 第12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