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福克纳《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叙事风格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作家大胆地使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将自己的感情植入小说主人翁的身上,并以多角度叙述的方法来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用意识流叙述的手法来描绘出整篇文章的中心主题,并且将文章中所出现的线索一一串联起来,促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整篇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流动。本文将仔细研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叙事风格。
作者
李丹
机构地区
南京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作家》
2015年第2X期90-91,共2页
Writer Magazine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
叙事风格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马英.
艾米莉逃不脱的悲剧命运——福克纳《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接受美学分析[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1):57-59.
被引量:5
2
路庆梅.
面具与阴影的原始舞蹈——福克纳《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荣格“个体化”心理原型分析[J]
.文学界(理论版),2010(2):1-3.
被引量:3
3
彭昌柳.
新旧南方的矛盾化身——解读福克纳《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艾米莉[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4):45-47.
被引量:6
4
刘卓,彭昌柳.
艾米莉:矛盾的南方人——解读福克纳的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223-225.
被引量:32
5
丁亚丽.
悲惨的命运 无望的结局——福克纳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女主人公艾米莉之悲剧成因[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193-195.
被引量:2
6
李霞.
无声的抗争——分析福克纳的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象征主义写作手法[J]
.湖北社会科学,2007(8):134-136.
被引量:3
7
宁晓俭.
如嚼橄榄,如啜芳茗——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熊》和《夕阳》艺术手法解析[J]
.宜宾学院学报,2006,6(3):88-9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肖明翰.
福克纳主要写作手法的探讨[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2(1):90-97.
被引量:23
2
何畅,陈娇娥.
由《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中的“缺失”看其历史意识[J]
.外国文学研究,2006,28(5):57-64.
被引量:18
3
张冬梅.
玫瑰的扭曲与凋零——评《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悲剧色彩[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79-81.
被引量:9
4
Cash, W. J. The Mind of the South [ M]. Vintage Books. 1941.
5
Faulkner, William. "A Rose for Emily". 吴伟仁.美国文学史及选渎(下)[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6
Hall, C. S. and Vernon J. N. A Primer of Jungian Psychology[M].荣格心理学纲要.张月译.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
7
Jung, C. G. 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M]. Translated by R. F. C. Hull.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 1999.
8
西蒙·德·波娃.第二性:M].桑竹影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9
戴炜栋,邵锦娣,白劲鹏.文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88-295.
10
Roberts,Diane,Faulkner and Southern Womanhood[M].Athens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4,158.
共引文献
43
1
杨淑丽.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女性主义之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314-314.
被引量:4
2
李丽妍.
艾米莉——一朵枯萎的玫瑰[J]
.长城,2010(10):148-150.
被引量:1
3
唐嘉芳.
解读艾米莉的悲剧根源——读威廉·福克纳的《献给艾米莉的玫瑰》[J]
.长城,2009(2):139-140.
被引量:1
4
徐静.
从爱米丽的悲剧性到福克纳的南方情结[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51-52.
5
洪增流,郝燕.
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解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28-31.
被引量:15
6
郑春仙.
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陌生化手法分析[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28(2):89-92.
7
何为.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冲突与抗争[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7,16(2):24-26.
被引量:1
8
黄莹,曹盛.
女性悲剧成因探析——《金锁记》与《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之比较[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20(3):65-68.
被引量:4
9
熊杰.
关于爱米丽悲剧原因的探讨[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1):112-116.
被引量:4
10
雷红珍.
福克纳小说的阐释学解读[J]
.电影文学,2009(22):93-94.
1
章淮平.
爱情还是毁灭——论《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玫瑰[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7(5):47-49.
被引量:1
2
刘亚军.
福克纳的南方情结——浅谈福克纳及其《献给艾米莉的玫瑰》[J]
.现代企业教育,2008(24):135-136.
3
卫东,天萌.
读《荷塘月色》[J]
.扬州文学,2008,0(4):61-61.
4
道辉.
痛苦突然像是爱情奔跑起来(外一首)[J]
.诗刊,1997,0(5):52-52.
5
米乐.
小暖[J]
.时代青年(哲思),2014(7):67-67.
6
闫春竹.
踏着山的脚印[J]
.散文诗世界,2014(1):68-68.
7
翟冬梅.
背景(外一首)[J]
.草原,2017,0(2):84-85.
8
冯燕.
托在掌心的爱[J]
.四川文学,2005(7):78-78.
9
栾鹏.
父亲[J]
.诗刊,2011(20):59-59.
10
涂继荣.
遗落的时辰(十三首)[J]
.芳草(潮),2016,0(4):171-172.
作家
2015年 第2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