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学传播与中国现代文学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现代文学是由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创造的。以报刊和出版社团为中介和手段 ,并由此形成的现代文学传播机制 ,参与了现代文学审美价值取向和艺术形式的创造 ,进而推动了文学的社会化和大众化进程 ,贡献了文学的新形式和新作家。因此 ,讨论文学传播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复杂关系 ,并以冰心等具体个案为例分析文学传播之于作家作品的独特意义 。
作者
王本朝
机构地区
西南师范大学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1期76-81,共6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中国
现代文学
文学传播机制
审美价值
大众化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91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7
1
倪墨炎.
现代文学丛书散记[续三][J]
.新文学史料,1995,0(3):158-169.
被引量:4
2
倪墨炎.
现代文学丛书散记[续一][J]
.新文学史料,1993,0(4):187-195.
被引量:2
3
陈明远.
鲁迅生活的经济背景(上)[J]
.社会科学论坛,2001(2):87-93.
被引量:18
4
旷新年.
一九二八年的文学生产[J]
.读书,1997,0(9):25-32.
被引量:25
5
倪墨炎.
现代文学丛书散记[续二][J]
.新文学史料,1994,0(1):207-217.
被引量:2
6
叶桐.
新文学传播中的开明书店[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1):188-209.
被引量:11
7
倪墨炎.
现代文学丛书散记[J]
.新文学史料,1993,0(1):171-180.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56
1
洪耀辉.
论沈从文早期小说的创作意义[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3):181-185.
被引量:2
2
陈黎明.
控制与自由之间:“五四”后新文学与出版业的互动效应[J]
.学术探索,2004(10):112-116.
3
李康化.
《良友画报》及其文化效用[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0(2):99-103.
被引量:21
4
谭日红.
开明书店与新文学的发展[J]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1):37-39.
被引量:2
5
冯晓燕.
遥听田园牧歌与都市狂想曲的变奏——论京派与海派文学的现代性[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2(5):108-109.
6
冯晓燕.
论沈从文创作中文学民族性的弘扬[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25(3):65-67.
被引量:1
7
吕晓英.
白马湖作家群论[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2):79-84.
被引量:3
8
王本朝.
从晚清到五四:中国文学转型的制度阐释[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99-102.
被引量:2
9
李春雨,刘勇.
近现代作家职业化转变的文学史意义[J]
.中国文学研究,2006(3):58-64.
被引量:2
10
王济远.
“大师的批评”之另一面——论沈从文文学批评的局限性[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12.
同被引文献
91
1
汤哲声.
生产体系:中国现代文学生成发展的社会基础[J]
.文艺研究,2002(6):59-66.
被引量:2
2
郭海军,孙宗胜,康相坤.
现代传媒与鲁迅杂文[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6):29-31.
被引量:4
3
陈浩,沈蔚.
传播技术理论的现代历程及文化反思[J]
.东南传播,2008(3):24-26.
被引量:4
4
郭英德.
元明的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J]
.求是学刊,1999,26(2):74-80.
被引量:20
5
藤井省三.
日本介绍鲁迅文学活动最早的文字[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2(2):91-92.
被引量:19
6
王琼.
河南期刊出版历史概略[J]
.史学月刊,1996(5):110-112.
被引量:1
7
程光炜.
“鲁郭茅巴老曹”是如何成为“经典”的[J]
.南方文坛,2004(4):10-11.
被引量:4
8
黄曼君.
回到经典 重释经典——关于20世纪中国新文学经典化问题[J]
.文学评论,2004(4):108-114.
被引量:55
9
刘增人.
试论茅盾系列文学期刊——中国现代文学期刊考察报告之一[J]
.文学评论,2004(4):115-123.
被引量:7
10
王科.
“寂寞”论:不该再继续的“经典”误读——以萧红《呼兰河传》为个案[J]
.文学评论,2004(4):131-136.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8
1
李志孝.
成仿吾与创造社系列期刊[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28(4):89-92.
被引量:1
2
秦弓.
2004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扫描[J]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21(2):1-8.
3
陈金妹.
圣经文化在汉语语境中的现状[J]
.闽江学院学报,2007,28(4):125-131.
4
刘伟.
中国现代文学的日本传播[J]
.社会科学家,2011,26(2):18-22.
被引量:1
5
初云玲.
《东方杂志》与中国现代文学传媒[J]
.今传媒,2013,21(6):148-149.
6
张勇.
现代传媒视域中的鲁迅与《莽原》[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60-64.
7
段永建.
河南现代文学式微探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6(2):123-127.
8
高丽.
中国文学传播的四种历史形态及其特征[J]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23,23(1):65-69.
二级引证文献
2
1
严云.
成仿吾文学批评理论中的内在矛盾研究[J]
.文学教育,2020(29):100-101.
2
张军.
试析岛田政雄《中国新文学入门》的整体化编写[J]
.贺州学院学报,2022,38(3):99-103.
1
晏云.
身份问题对作家创作的影响——以阿来为个案[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10(2):103-104.
2
王炜.
未完成的大地事务 论拜伦[J]
.上海文化,2014(3):85-96.
3
胡安江,梁燕.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以市场机制和翻译选材为视角[J]
.山东外语教学,2015,36(6):67-76.
被引量:29
4
马金虎.
论赵树理的农村题材小说[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S1):73-75.
被引量:2
5
季中扬.
文学经典与当代文学接受机制[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1):124-126.
被引量:1
6
时宏宇.
宗白华论艺术形式[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2):83-86.
被引量:3
7
聂付生.
论晚明插图本的文本价值及其传播机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10-114.
被引量:3
8
成秀萍.
论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及其成因[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4(4):11-13.
被引量:1
9
邱福庆.
《小鲍庄》:叙述出来的故事[J]
.龙岩学院学报,2005,23(2):86-88.
被引量:2
10
李学强.
画面形式因素概述[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4):95-96.
贵州社会科学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