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推动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对策探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缓解了各地经济建设与人才短缺的矛盾。在办学定位、培养理念、发展方向等方面存有偏差,制约了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立足高职院校。从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改革创新以推动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
易玉珏
机构地区
江苏省南通商贸高等职业学校
出处
《中外企业家》
2009年第5X期102-102,131,共2页
Chinese and Foreign Entrepreneurs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定位
模式
队伍
改革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王吉明,丰刘香.
首席教师制与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4):87-88.
被引量:4
2
华南.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实践经验及其启示——赴澳职业教育交流报告[J]
.商场现代化,2007(12Z):387-388.
被引量:6
3
周明星,刘晓.
科学发展观与高等职业教育有效发展[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12):24-26.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7
1
曲正伟.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困境及其制度解答[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1):18-22.
被引量:32
2
董泽芳,张国强.
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和谐发展[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1-6.
被引量:71
3
唐林伟,刘晓,周明星.
应用型大学培养高技能人才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构建——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本科+技师”培养模式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7):40-42.
被引量:18
4
周祥瑜,吕红.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培训包体系及其优势[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12):37-40.
被引量:50
5
张兴华.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上)[J]
.中国成人教育,2006(7):14-15.
被引量:4
6
[5]周明星.困境:职业院校文化发展的"五重五轻"[N].人民政协报,2007-8-15(11).
7
周明星.
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J]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4(2):38-41.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17
1
刘娟娟,王林清,李俊杰.
论成人教育的科学发展[J]
.成人教育,2008,28(9):38-39.
被引量:3
2
李倩.
科学发展观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运用[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29-33.
被引量:1
3
施祝斌.
学习澳大利亚职教先进理念 提升我国高职教育整体水平[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4-7.
被引量:4
4
罗丹.
金融危机下中职教育应对策略[J]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9(3):11-12.
被引量:1
5
陈迪辉.
对高职教育发展改革的探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11):211-212.
6
胡玉霞.
浅谈成人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提升——以四川大学成人与网络教育学院为例[J]
.科教文汇,2009(36):51-51.
7
张南南.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
.知识经济,2010(5):169-170.
8
张建芹,鲍克祥.
从日本选鞋员的考评制度看我国高职教育职业理想的培养[J]
.中国电力教育,2010(9):51-53.
9
张南南.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25(3):44-46.
被引量:13
10
李凯.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市场化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4):227-228.
被引量:1
1
周晓杰,丁东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教学改革[J]
.商场现代化,2009(34):101-101.
被引量:1
2
武杰敏.
幼儿也要有责任感[J]
.青海教育,2011(4):53-54.
3
赵秀丽.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9):66-67.
被引量:1
4
潘弋璐.
德国职业教育的“关键能力”培养理念及其启示[J]
.中等职业教育,2007(10Z):24-26.
被引量:4
5
胡逢源.
关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11):82-83.
被引量:1
6
赵必盈.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3(10):173-173.
7
薛春波.
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J]
.贵州教育,2004,0(3):13-15.
8
陈恩润.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
.教育探索,2008(2):12-13.
被引量:15
9
吕冲浪.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的探讨[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8(4):15-17.
被引量:4
10
曹亚南,崔勇,朱明苑.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初探[J]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3):95-96.
被引量:1
中外企业家
2009年 第5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