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再犯罪问题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有前科人员再犯罪是指曾经受过刑事处罚或劳教过的人员,在刑罚(或劳教)的执行过程中或执行完毕后又再次犯罪。再犯罪人员的增加,对社会稳定造成了重大影响,同时再犯罪人员的多少和比例大小,直接反映了刑罚的有效性和刑罚执行的效果。根据办理过的刑事案件数据,对再犯罪特点、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以进一步加强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实现刑罚目的。
作者
项振升
机构地区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中外企业家》
2010年第4X期171-172,共2页
Chinese and Foreign Entrepreneurs
关键词
再犯罪
原因分析
对策
分类号
D924.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1
陈屹立.
收入差距、经济增长与中国的财产犯罪——1978-2005年的实证研究[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13(5):143-153.
被引量:45
2
袁振龙.
社区参与和社区治安——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出发的实证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8-16.
被引量:6
3
桑志芹,夏少昂.
社区意识:人际关系、社会嵌入与社区满意度--城市居民的社区认同调查[J]
.南京社会科学,2013(2):63-69.
被引量:31
4
吴昊.
辛普森悖论及其应用思考[J]
.广西教育,2013(11):186-18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赵鹏凯,陈鹏,曾昭龙,瞿珂.
社区治安案件与社区人口特征的关系研究[J]
.犯罪研究,2015(3):54-5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石少冲,陈鹏,原鹏辉,侯超,明红霞.
分类学习方法在犯罪人地域特征预测识别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5(1):59-64.
被引量:3
2
熊文瑾.
新时代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综述[J]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2,15(4):138-144.
被引量:6
1
刘洪波.
每个人有一张身份证[J]
.浙江经济,2010(21):60-60.
2
胡滨,鲁军权.
社会排斥视域下的前科效应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0(31):294-295.
3
古瑞华.
社会管理创新视阈下我国前科人员犯罪治理的新思路[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2,27(1):106-110.
被引量:1
4
刘华敏.
论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建设及运行管理[J]
.刑事技术,2001,26(z1):17-19.
5
郭绍庆.
新江派出所加大情报信息网络建设[J]
.森林公安,2007(6):32-32.
6
邢连超.
严厉性背后的合理性追问——对“犯罪前科人员不得染指爆炸物品行业”规定的思考[J]
.中国律师,2006(12):51-51.
7
戴先任.
犯罪记录制度亟需全国“联网”[J]
.瞭望,2014(12):61-61.
8
彭新林.
中国前科消灭制度构建论纲[J]
.西部法学评论,2008(6):97-100.
被引量:4
9
高玉龙,白靖华.
马某某系列性侵案心理行为分析[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3,22(6):65-69.
10
尹丛丛.
济南“2·11”特大贩制毒案件侦破记[J]
.齐鲁周刊,2014,0(34):12-13.
中外企业家
2010年 第4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