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创造相似性隐喻视角下“黑化”一词的形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可以分为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其后者具有更重要的认知价值。本文从网络色彩热词"黑化"出发,以创造相似的隐喻为理论基础,试图分析该词从产生到广为大众接受的原因,旨在以贴近大众生活的语言现象为例来加深对隐喻的学习和理解。
作者
闫彬彬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中外企业家》
2016年第4X期174-175,共2页
Chinese and Foreign Entrepreneurs
关键词
隐喻
相似性
黑化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6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王珍瑛.
颜色隐喻的认知与翻译[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25(1):84-87.
被引量:6
2
王寅,李弘.
中西隐喻对比及隐喻工作机制分析[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6(2):6-10.
被引量:54
3
王文斌.
隐喻性词义的生成和演变[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13-17.
被引量:121
4
束定芳.
论隐喻的运作机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4(2):98-106.
被引量:395
二级参考文献
45
1
束定芳.
论隐喻产生的认知、心理和语言原因[J]
.外语学刊,2000(2):23-33.
被引量:134
2
束定芳.
论隐喻的理解过程及其特点[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4):253-260.
被引量:205
3
马玉蕾,房红梅.
类比和隐喻[J]
.外语学刊,2005(5):75-80.
被引量:24
4
王文斌.
再论隐喻中的相似性[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2(2):125-130.
被引量:104
5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sr We Live By [ M ].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6
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 M ]. Shanghai :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7
Langacker, R.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1,Theoretical Prrequisites[ M].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8
Ray, Vem F. Human Color Perception and Rehaviourial Response [ M]. Transactions of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953.
9
Deignan,A编著.隐喻[M].丁建民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10
苏立昌.Semantic Theory and Figurative Language:Cognitive Explanations认知语言学与意义理论--隐喻与意义理论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共引文献
563
1
景治强,祁玲.
《水浒传》英雄人物绰号的维吾尔语翻译研究——基于认知翻译学与文化翻译学理论的分析[J]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2,23(2):230-240.
2
赵茹梦.
隐喻相似性问题的探讨[J]
.现代英语,2021(18):111-113.
被引量:1
3
袁国荣.
隐喻的语言哲学研究:语义—语用界面视角[J]
.绥化学院学报,2022,42(12):69-72.
4
陈鸿,余文婷.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动宾式新增词认知隐喻研究[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21(1):41-48.
5
邬金格,毛智慧.
汉英数字习语中的概念隐喻——以“二”为例[J]
.汉字文化,2022(18):138-140.
6
游帥,周思彤.
“局氣”探源[J]
.汉语史研究集刊,2023(2):94-100.
7
杨胜江.
法律的空间隐喻研究[J]
.法律方法,2022(2):185-197.
8
赖佳韩.
浅析心理活动描述中隐喻的翻译策略[J]
.新东方英语(中英文版),2019,0(8):101-103.
9
邹馨磐.
能指—所指中的隐喻及相似性神话——兼论隐喻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J]
.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2018,0(1):159-168.
10
鲁克伟,韦汉.
死喻形成的多维考察——隐喻是如何被词汇化的[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7(4):43-48.
被引量:8
1
王红艳.
从创造相似性看隐喻的认知本质[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11(4):103-105.
被引量:1
2
王红梅,谢之君.
创造相似性的隐喻·文化·教学[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5):88-91.
被引量:6
3
陈敏哲.
隐喻的分类及其认知功能探索[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102-105.
被引量:3
4
李恒,江桂英.
隐喻和相似性的关系初探——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出发[J]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1,0(3):21-25.
5
赵毅,花勇.
比喻的相似性及相似度[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1-84.
被引量:3
6
陈海燕.
隐喻认知的创造性与外语教学[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4):111-112.
被引量:4
7
田运生.
乡村语文教学不能排拒网络新词[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8(11):21-21.
8
罗靖.
《毛泽东选集》英译本中的增词问题[J]
.泰山学院学报,1996,21(2):207-210.
被引量:1
9
余增燕.
英汉隐喻的对比研究[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78-80.
被引量:3
10
封立群.
语际语的特征与认知价值[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4):98-101.
中外企业家
2016年 第4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