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创造相似性隐喻视角下“黑化”一词的形成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可以分为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其后者具有更重要的认知价值。本文从网络色彩热词"黑化"出发,以创造相似的隐喻为理论基础,试图分析该词从产生到广为大众接受的原因,旨在以贴近大众生活的语言现象为例来加深对隐喻的学习和理解。
作者 闫彬彬
出处 《中外企业家》 2016年第4X期174-175,共2页 Chinese and Foreign Entrepreneurs
关键词 隐喻 相似性 黑化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45

  • 1束定芳.论隐喻产生的认知、心理和语言原因[J].外语学刊,2000(2):23-33. 被引量:134
  • 2束定芳.论隐喻的理解过程及其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4):253-260. 被引量:205
  • 3马玉蕾,房红梅.类比和隐喻[J].外语学刊,2005(5):75-80. 被引量:24
  • 4王文斌.再论隐喻中的相似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2(2):125-130. 被引量:104
  • 5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sr We Live By [ M ].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 6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 M ]. Shanghai :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 7Langacker, R.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1,Theoretical Prrequisites[ M].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 8Ray, Vem F. Human Color Perception and Rehaviourial Response [ M]. Transactions of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953.
  • 9Deignan,A编著.隐喻[M].丁建民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 10苏立昌.Semantic Theory and Figurative Language:Cognitive Explanations认知语言学与意义理论--隐喻与意义理论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共引文献56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