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符号学的新展面——第一届文化与传播符号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15年7月3日到7月5日,"第一届文化与传播符号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召开,19名外国学者及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符号学研究学者共300余人参与了讨论。大会主题为"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与传播符号学",分设11个主题圆桌论坛,大致可归纳为理论及符号学家专论、传播与媒体符号学、文化与艺术符号三大板块。
作者
胡易容
谭光辉
李玮
机构地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5年第3期293-301,共9页
Cultural Studies and Literary Theory
关键词
传播符号学
中国符号
圆桌论坛
符号学研究
新媒体时代
科研机构
皮尔斯
符号学理论
叙述学
外国学者
分类号
H0-2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Yiheng Zhao.??The fate of semiotics in China(J)Semiotica . 2011 (184)
2
赵毅衡.
中国符号学六十年[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13.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安和居.
“符号学”与文艺创作[J]
.文艺评论,1985(1):94-95.
被引量:2
2
安迪.
《短篇小说的符号学》[J]
.文艺研究,1985(3):138-140.
被引量:1
3
徐志民.
索绪尔的语言理论[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23(S1):31-39.
被引量:6
4
岑麒祥.
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和他的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J]
.当代语言学,1980(1):29-33.
被引量:23
5
胡壮麟.
语用学[J]
.当代语言学,1980(3):1-10.
被引量:73
6
曾大伟.
试论符号学文论和接受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J]
.外语教学,1988,9(2):89-89.
被引量:1
7
陈波.
符号学及其方法论意义[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2(1):51-58.
被引量:2
8
毛丹青.
符号学的起源[J]
.哲学动态,1987(3):27-28.
被引量:2
9
胡妙胜.
戏剧符号学导引[J]
.戏剧艺术,1986(1):31-47.
被引量:10
10
郭昀.
情报与符号——从大情报观观情报载体[J]
.情报科学,1988,9(3):25-28.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4
1
Xiaohong Jin.
New Interpretation of Western Semio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c Concepts in Zhouyi[J]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2021,7(1):57-78.
被引量:1
2
包鹏程.
中国符号理论视域下的传统节庆节目研究[J]
.未来传播,2021,28(6):99-105.
3
梁萍.
方文山歌词语言的符号学解读——以《青花瓷》为例[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8):765-769.
被引量:1
4
李彬.
学术研究与“走转改”——读《大众传播符号研究》有感[J]
.编辑之友,2013(4):109-110.
5
饶广祥.
2012年中国符号学发展报告[J]
.符号与传媒,2013(1):31-39.
被引量:2
6
彭佳.
民族符号学研究综述[J]
.三峡论坛,2013(2):97-101.
被引量:3
7
张野,曾馨.
中国设计修辞研究二十年:起源与展望[J]
.装饰,2018(11):80-83.
被引量:11
8
范小莉.
《回声制造者》的生物符号学解读[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7(6):136-137.
9
陆健泽.
2014年中国符号学年度发展报告[J]
.符号与传媒,2015(1):167-176.
被引量:2
10
罗瑞雪,朱代根.
论中国室内设计符号学的研究及应用[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24(7):112-11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8
1
李先焜.
公孙龙《名实论》中的符号学理论[J]
.哲学研究,1993(6):62-69.
被引量:12
2
李先焜.
指号学与逻辑学[J]
.哲学研究,1988(9):61-68.
被引量:5
3
李先焜.
《墨经》中的符号学思想[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3(3):18-23.
被引量:3
4
赵毅衡.
中国符号学六十年[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13.
被引量:25
5
胡绳生,余卫国.
《指物论》:文化史上第一篇符号学论文[J]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8(3):11-18.
被引量:3
6
祝东.
论形名:从语言规范到行为秩序[J]
.江西社会科学,2017,37(8):104-111.
被引量:4
7
赵毅衡.
意义理论,符号现象学,哲学符号学[J]
.符号与传媒,2017(2):1-9.
被引量:17
8
祝东.
名与礼:儒家符号思想及其深层意识形态分析[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6(3):151-15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祝东.
从形名学到符号学:一个学术史的梳理与反思[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8,30(3):92-9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朱昊赟.
2018年中国符号学发展研究[J]
.符号与传媒,2019(1):219-232.
1
最美的中国符号,你能想到多少?[J]
.创新作文(小学5-6年级),2016,0(12):16-17.
2
王永祥,潘新宁.
从三个角度看中国符号学的发展趋向[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23(1):69-70.
被引量:2
3
张骋.
“符号传播学”与“传播符号学”:一对不能相互替代的术语[J]
.符号与传媒,2017(1):56-65.
被引量:14
4
王丽娟.
中国符号学翻译研究综述[J]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3,30(7):60-62.
被引量:10
5
高万祥.
张扬文学教育的个性——记沪浙苏皖“新语文圆桌论坛”第四届会议[J]
.中学语文教学,2005(1):64-64.
6
我身边的“中国符号”[J]
.小学生天地(高年级版),2012(10):8-9.
7
第五届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
.外语电化教学,2011(5):31-31.
8
第五届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43(5):688-688.
9
关于征集2008年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主题和徽标的通知[J]
.中国翻译,2006,27(1):86-86.
10
胡易容.
多重意文的开放体系:读《皮尔斯:论符号》[J]
.符号与传媒,2016(1):199-203.
被引量:3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