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刘蕺山“喜怒哀乐”与“春夏秋冬”比配说申辩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道南一脉,自龟山发端,下传延平、豫章,其修行之法门始终不离观未发前气象一路,朱子之中和新说,亦由参此"未发"气象而斩获。而阳明学内部"致和"即"致中"(工夫只在"致和"上)与收摄保聚、归寂以通感之争,在一定意义上可说是因对此观未发前气象之不同理解所致。观未发前气象可谓宋明理学之真实问题、核心问题。.与此相关,"已发"、"未发"、"中和"乃至"前后"成为此工夫论辨析之中常见的关键词。而原本与上述关键词紧密相关的"喜怒哀乐"一词却通常处于失焦状态。故当刘蕺山提出喜怒哀乐四德说,颇予人耳目一新之感。蕺山对此创新之说亦很自负:"自喜怒哀乐之说不明于后世,
作者 陈立胜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2015年第1期37-73,共38页 The Phenomeno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Research in China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喜怒哀乐:修身学视野下的儒家情感问题研究”(13YJA720002)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67

  • 1孙周兴.为什么我们需要一种低沉的情绪?——海德格尔对哲学基本情绪的存在历史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4(6):7-13. 被引量:9
  • 2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50页.
  • 3韩婴撰,许维遘集释.《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08-209页.
  • 4[德]海德格尔.《什么是哲学》,收入《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588-589页.
  • 5《老子》第34章.
  • 6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欧东明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38页.
  • 7Eliade著,杨儒宾译-《宇宙与历史:永恒回归的神话》,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第140-141页.
  • 8[美]艾兰著,张海晏译-《水之道与德之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页.
  • 9《王阳明全集》卷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03页.
  • 10《王阳明全集》卷7《惜阴说》,第267-268页.

同被引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