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运用有效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数感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算等方面的感悟。良好的数感的建立能使学生会用数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并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建立起联系,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者 汪远珍
出处 《文理导航》 2016年第11X期22-,共1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6

  • 1李文阁.实践其实是指人的现实生活——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之反思[J].哲学动态,2000(11):9-13. 被引量:34
  • 2朱淑丽.巧用逆向思维解题[J].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7(1):95-95. 被引量:2
  •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6-197.
  • 4弗兰登塔尔.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 6商继宗.中小学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67.
  • 7薛剑刚.小学数学心育艺术[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223.
  • 8尹晓琴.教育管理及教学新思维[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66.
  • 9付吉琴.逆向思维:巧解小学数学应用题[J]新课程导学,2011(13):42.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共引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